《还至呈兴春事已过绿阴木森然小圃可爱摘青梅》

时间: 2025-01-04 07:19:06

为客清霜重,归来夏木苍。

鸡鹅惊甚大,童稚觉微长。

花絮今无迹,园林未肯荒。

青梅应可摘,腊摘要开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还至呈兴春事已过绿阴木森然小圃可爱摘青梅
为客清霜重,归来夏木苍。鸡鹅惊甚大,童稚觉微长。
花絮今无迹,园林未肯荒。青梅应可摘,腊摘要开尝。

白话文翻译:

春天已经过去,绿荫浓密,树林茂盛;小园子里可爱的青梅正好摘取。
由于客人来访,寒霜显得格外沉重;归来的时候,夏天的树木变得苍翠。
鸡和鹅受到惊动,孩子们的身影似乎也在渐渐长大。
花絮的痕迹如今已经消失,园林还未显得荒芜。
青梅应该可以摘取,腊梅的香味也值得一尝。

注释:

  • 还至:返回到这里,表示诗人回到某个地方。
  • 清霜重:寒霜厚重,形容秋冬交替的季节。
  • 鸡鹅惊甚大:鸡和鹅受到惊吓,表现出一种活泼的生活气息。
  • 童稚:指童年儿童,表达时间的流逝。
  • 花絮今无迹:花的痕迹已经消失,暗示季节的变迁。
  • 腊摘要开尝:腊梅的花朵即将开放,暗示即将到来的冬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庞谦孺,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山水田园诗闻名。其作品常融合自然景物和生活情趣,描绘出清新淡雅的意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末夏初,诗人感受到季节交替的气息,细腻地描绘了生活的点滴和自然的变化,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还至呈兴春事已过绿阴木森然小圃可爱摘青梅》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情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夏交替时节的景象。开篇以“还至呈兴春事已过”引入,瞬间抓住了读者的注意,诗人似乎在感叹春天的逝去以及对青梅的向往。接下来,诗中对季节的描写细腻而生动,寒霜的厚重与夏木的苍翠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自然的生机与轮回。而“鸡鹅惊甚大,童稚觉微长”则引入了生活的气息,透出一种纯真与活力,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指出“花絮今无迹,园林未肯荒”,不禁让人感慨时光流逝,但园林依旧充满生机,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留恋与对生活的珍视。最后一句“青梅应可摘,腊摘要开尝”更是直指生活的乐趣,青梅的清香与腊梅的芳香交织在一起,象征着生活中的小确幸,让人感受到一种简单而真实的幸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为客清霜重:因有客人到来,寒霜显得格外厚重,表现出节气的变化。
  2. 归来夏木苍:返回时,看到夏天的树木变得苍翠,展现生机。
  3. 鸡鹅惊甚大:鸡和鹅受到惊吓,描绘出活泼的乡村气息。
  4. 童稚觉微长:孩子们的身影渐长,暗示时间的流逝。
  5. 花絮今无迹:花的踪迹消失,感叹季节的变迁。
  6. 园林未肯荒:园林依旧生机勃勃。
  7. 青梅应可摘:青梅成熟,象征生活的希望。
  8. 腊摘要开尝:腊梅即将开放,暗示冬季的来临。

修辞手法

  • 对比:寒霜与夏木的对比,反映了季节的交替。
  • 拟人:鸡和鹅的惊动,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
  • 象征:青梅与腊梅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意象分析:

  • 青梅:象征着青春与希望,代表着生活的美好。
  • 腊梅:象征坚韧与纯洁,暗示着冬季的宁静与内敛。
  • 鸡鹅:表现出乡村生活的生动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梅”象征什么? A. 时光流逝
    B. 生活的希望
    C. 自然的荒凉

  2. 诗人以何种方式表达对季节变迁的感慨? A. 通过具体景物的对比
    B. 通过抽象的哲理
    C. 通过历史典故

  3. 诗中的“童稚觉微长”表现了什么? A. 孩子的成长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庞谦孺《还至呈兴春事已过绿阴木森然小圃可爱摘青梅》 vs. 王维《山居秋暝》:两首诗均描绘自然景色,庞谦孺更注重于生活细节与乡村气息,而王维则更多表现出隐逸与宁静之美。

参考资料:

  • 相关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庞谦孺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