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院
白居易
松下轩廊竹下房,
暖檐晴日满绳床。
净名居士经三卷,
荣启先生琴一张。
老去齿衰嫌橘醋,
病来肺渴觉茶香。
有时闲酌无人伴,
独自腾腾入醉乡。
白话文翻译
在松树下有长廊,竹下有房屋,
阳光明媚,温暖的檐下,绳床上满是阳光。
净名居士在这儿看三卷经文,
荣启先生则在此弹奏一张琴。
我老了,牙齿衰退,不喜欢橘子醋,
生病时,肺部干渴,觉得茶香扑鼻。
有时独自喝酒,身边没有人作伴,
我便独自陶醉于酒乡。
注释
- 轩廊:指檐下的长廊,轩是高大开敞的房屋或亭子。
- 绳床:用绳子编织的床,通常是夏天用来通风的。
- 净名居士:指道教或佛教中,持守清净名号的人。
- 荣启先生:可能是指某位名士或文人,弹琴之人。
- 橘醋:用橘子做成的醋,诗人对此有所嫌弃。
- 茶香:茶的香气,给人以舒适感。
- 腾腾入醉乡:指陶醉于酒中,沉浸于醉意之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而著称,作品广泛,涵盖了诗、词、曲等多种体裁。白居易一生经历了多个政治风波,晚年选择隐居,创作了不少描绘隐居生活的作品。
创作背景
《东院》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隐居于杭州时期。此时的白居易已卸下官职,过上了宁静的隐居生活,诗中描写的环境与情感反映了他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以及对自由与孤独的感悟。
诗歌鉴赏
《东院》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表达了白居易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诗中通过描绘环境,营造出一种清幽恬淡的氛围。开头两句以松下、竹下的景象构建了一个理想的隐居环境,阳光洒在绳床上,给人以温暖和宁静的感受。
中间两句提到的“净名居士”和“荣启先生”,不仅展示了诗人身边的友人,也暗示了他与文化、道德的追求。接下来的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对老年和病痛的感慨,特别是“老去齿衰嫌橘醋,病来肺渴觉茶香”,通过对比橘醋与茶香,表现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简单生活的偏爱。
最后两句“有时闲酌无人伴,独自腾腾入醉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洒脱,虽然身边没有人相伴,但他依然能在酒中找到乐趣,体现出一种超然与洒脱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哲思,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松下轩廊竹下房:描绘了一个静谧的隐居环境,松树和竹子象征着高洁与清雅。
- 暖檐晴日满绳床:阳光透过檐下,温暖地洒在绳床上,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 净名居士经三卷:提到的“净名居士”在此静心读经,显示出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态度。
- 荣启先生琴一张:此处的琴声为环境增添了艺术气息,表明诗人与文人的交往。
- 老去齿衰嫌橘醋:反映出诗人对老年生活的不满,橘醋可能象征着酸涩的人生经历。
- 病来肺渴觉茶香:在生病时,茶的香气给诗人带来安慰,表现了对生活细节的敏感。
- 有时闲酌无人伴:独饮之时,诗人感受到孤独,但这种状态并不令人沮丧。
- 独自腾腾入醉乡:展现了他在孤独中找到的乐趣,表达出一种自由和随性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对比:如“橘醋”与“茶香”的对比,反映出生活的两面性。
- 意象:松、竹、琴、茶等意象交织,构成了诗人理想的隐居生活画面。
- 拟人:将环境与心境结合,使整个诗歌富有生动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老年生活的感悟与接受,以及在孤独中依然保持内心平静和乐趣的态度。诗中蕴含了对自然、友谊和自我反思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象征长寿与高洁。
- 竹:象征坚韧与清雅。
- 琴:代表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 茶:象征清淡与宁和的生活方式。
- 酒:表现放纵与自由,反映诗人的洒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净名居士”是指什么?
- A. 一位音乐家
- B. 一位读经者
- C. 一位商人
-
白居易在诗中表达了对老年生活的态度是什么?
- A. 悲观
- B. 无所谓
- C. 接受与欣然
-
诗中提到的“橘醋”象征了什么?
- A. 生活的酸涩
- B. 甜蜜的回忆
- C. 友谊的美好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终南山》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终南山》相比,白居易的《东院》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体验与生活细节的描绘,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了自然景色与哲理的结合。两者都体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但表现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白居易更为洒脱,而王维则更具沉思。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选》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