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片青山水四围,
家家有竹护柴扉。
养成猿鹤通人语,
放去牛羊识路归。
紫蕨甘肥轻鼎味,
绿蓑安稳胜朝衣。
浮云遮断人间事,
浪说桃源今世稀。
白话文翻译
四周环绕着青山和流水,每家每户都有竹子围护的柴门。养成的猿鹤能与人交谈,放走的牛羊也能找到回家的路。紫色的蕨菜鲜嫩可口,轻盈的蒸锅烹饪出美味,绿色的蓑衣穿着稳当,比起朝廷的华服还要舒服。浮云遮断了人间的烦恼,传说中的桃花源如今已是稀少。
注释
- 青山水:指环绕的青山和流动的水,描绘出自然的环境。
- 竹护柴扉:竹子围成的柴门,表示简朴的生活。
- 猿鹤通人语:形容与自然和谐,人和动物能够互通语言。
- 牛羊识路归:牛羊放出去后能够找到回家的路,表现出生活的安宁。
- 紫蕨甘肥:指紫色的蕨菜,鲜嫩可口。
- 绿蓑安稳:绿蓑衣是渔民用的衣服,表示在自然中生活的安稳。
- 浮云遮断人间事:浮云象征着世俗的烦恼被遮挡。
- 桃源今世稀:桃花源是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表明这样的地方如今已经很少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自逊,生于宋代,字子逊,号松隐,曾任职于地方官吏,后隐居山林。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山水和田园生活为主,语言清新自然,常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山家》是在一个宁静的山村中所作,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现实社会的逃避与向往。诗人在作品中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崇尚,以及对人间繁华的淡然。
诗歌鉴赏
《山家》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作,诗人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与平静的生活状态,展现了理想中的隐逸生活。开头两句便用“青山水四围”展现出环绕的自然环境,给人以宁静之感。紧接着的描写则将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从“家家有竹护柴扉”可见生活的简单与安宁。
诗中提及的“猿鹤通人语”与“牛羊识路归”,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也隐喻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随后描述的“紫蕨甘肥”和“绿蓑安稳”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中的丰饶与安宁,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简单生活的欣赏。
最后,诗人通过“浮云遮断人间事”与“浪说桃源今世稀”的对比,揭示出世外桃源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流露出一丝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境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与对理想生活的思考,是一首令人深思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片青山水四围:描绘了四周被青山和水环绕的自然环境,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家家有竹护柴扉:描绘出每家每户都用竹子围护的柴门,体现了生活的简朴。
- 养成猿鹤通人语:表现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动物能够与人沟通,突出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放去牛羊识路归:放出去的牛羊能找到回家的路,象征着生活的安定与和谐。
- 紫蕨甘肥轻鼎味:紫蕨菜鲜嫩可口,突出自然的美味与丰饶。
- 绿蓑安稳胜朝衣:穿着绿蓑衣的安稳感比起华丽的朝服更为舒适,强调自然生活的真实与舒适。
- 浮云遮断人间事:浮云象征着现实的烦恼被遮挡,暗示对尘世的逃避。
- 浪说桃源今世稀:桃花源作为理想中的世外桃源,表明这样的生活如今已是稀少,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失落感。
修辞手法
- 比喻:浮云比喻现实的烦恼,通过云的飘动来表达对世俗的超脱。
- 拟人:猿鹤通人语,赋予动物人性,使其与人类产生沟通。
- 对仗:如“养成猿鹤”和“放去牛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诗人通过描绘美好的自然环境和和谐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珍惜和对繁华世界的淡然。诗中充满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水:象征自然之美与宁静。
- 竹、柴扉:代表简朴生活与自然的亲近。
- 猿鹤: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沟通。
- 紫蕨、绿蓑:代表自然的丰饶与田园生活的舒适。
- 浮云:象征世俗烦恼的遮挡与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 桃源:象征理想中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浮云”象征什么?
- A. 繁华
- B. 烦恼
- C. 和谐
- D. 快乐
-
填空题:诗中的“紫蕨甘肥”描绘了__的美味。
-
判断题:诗人对现实生活持有积极的态度。 (对/错)
答案
- B
- 自然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桃花源记》:同样描绘了理想中的世外桃源,强调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现实的逃避。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但更注重于描绘自然景色的细腻与内心的感受。
粗略解读
这两首作品同样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山家》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桃花源记》则强调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