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汉月》

时间: 2025-01-14 03:05:06

白碧红绯相向。

春在瓶中娇养。

枝枝不必翠林旁,自有雨情烟状。

佳人金屋少,空艳世、有谁幽赏。

一根一叶已倾城,迎尔那辞兰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碧红绯相向。春在瓶中娇养。枝枝不必翠林旁,自有雨情烟状。佳人金屋少,空艳世有谁幽赏。一根一叶已倾城,迎尔那辞兰桨。

白话文翻译:

白色和红色的花朵相互映衬,春天在瓶中娇嫩地生长。花枝不必依傍翠绿的林子,自有雨水和烟雾的情韵。那位美人在金屋中少见,世上又有谁能幽静地欣赏她的美丽呢?一根花一片叶子已经足以倾倒整个城市,迎接你那辞别的兰舟。

注释:

  • 白碧红绯:白色、碧色与红色的花朵,色彩鲜艳。
  • 娇养:细心照顾、呵护。
  • 枝枝不必翠林旁:花枝不必依附于翠绿的树林旁边。
  • 雨情烟状:雨水和雾气所形成的朦胧美感。
  • 金屋:指华丽的房屋,通常用来指代女性的居所。
  • 倾城:形容美丽到能够使城池倾倒的程度。
  • 辞兰桨:指乘坐兰舟离去,兰舟象征着优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大均(1567年-1643年),明代诗人,字君复,号澹逸,晚号梅溪渔隐。屈大均出身于书香门第,早年师从名家,后游历四方,广泛收集民间诗歌和民俗。其诗歌风格多变,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忆汉月》创作于明代背景下,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向往。诗中意象繁多,体现了当时文人对生活美学的追求。

诗歌鉴赏:

《忆汉月》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作,通过对花朵、春天和佳人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怀念。诗的开头以“白碧红绯相向”引入,色彩鲜明,仿佛让读者置身于春天的花海之中,感受到那种生机勃勃的气息。接着诗人用“春在瓶中娇养”描绘了春天的温柔与娇嫩,仿佛在诉说着对春天的珍惜。

“枝枝不必翠林旁,自有雨情烟状”,这一句不仅表现了花的独特之美,也暗示了环境对花的影响,诗人通过雨和烟的情感渲染了春天的多变与柔情。接下来,诗人以“佳人金屋少,空艳世有谁幽赏”引出对美人孤独的思考,传达了一种对于美的惋惜与叹息。

最后,诗人用“迎尔那辞兰桨”的意象,既表达了对离别的依依不舍,也暗示了未来的期待与希望。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也有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碧红绯相向:描绘出色彩斑斓的花朵,渲染春天的气氛。
  • 春在瓶中娇养:春天的美好被细心呵护,象征着对美的珍惜。
  • 枝枝不必翠林旁:强调花的独立之美,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 自有雨情烟状:用雨和烟的情感增添了诗的意境,展现出自然的变化。
  • 佳人金屋少:暗示美人难得,增加了对美的渴望。
  • 空艳世有谁幽赏:表达对美人无人欣赏的惋惜,传递出孤独感。
  • 一根一叶已倾城:用花的美丽比喻世间之美,表达对美的极致追求。
  • 迎尔那辞兰桨:隐喻离别与期待,增添了情感的复杂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细心呵护的状态。
  • 对仗:如“白碧红绯相向”形成对称。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求,表达了对生命中美的珍视,以及对孤独与离别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朵:象征美丽与生命的短暂。
  • 春天:代表希望与生机。
  • 雨水与烟雾:体现自然的柔情与变化。
  • 佳人:象征人间美丽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碧红绯”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四季变化
    • B. 花的色彩
    • C. 人的情感
  2. “佳人金屋少”的意思是?
    • A. 很多佳人
    • B. 少有人欣赏的美人
    • C. 金屋很少
  3. “倾城”形容的是?
    • A. 城市的美丽
    • B. 美丽到倾倒整个城市
    • C. 城市的繁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屈大均的《忆汉月》与李白的《静夜思》,二者均通过自然意象表达情感,但《忆汉月》更注重对美与孤独的思考,而《静夜思》则着重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屈大均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