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汉月 登楼》

时间: 2025-01-04 12:22:05

最是阑干高处,望见斜阳烟树。

青山围绕似相留,又倩江声拦住。

也知秋正好,只恐被、黄花催去。

醉横老眼对西风,曾见兴亡无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最是阑干高处,望见斜阳烟树。
青山围绕似相留,又倩江声拦住。
也知秋正好,只恐被黄花催去。
醉横老眼对西风,曾见兴亡无数。

白话文翻译

在高高的栏杆上,最美的景象是那斜阳照在烟雾缭绕的树木上。
青山环绕,似乎留恋这片美景,而江水的声音又把我拦住。
我知道此时正是秋天的好时光,只是担心被那盛开的黄花催促离去。
我醉眼朦胧地面对西风,曾经见证过无数的兴衰变迁。

注释

  • 阑干:栏杆,这里指高楼的栏杆。
  • 斜阳:夕阳,指傍晚的太阳。
  • 烟树:指树林间弥漫的烟雾,渲染出朦胧的美感。
  • :美好、可爱,这里指青山的留恋。
  • 江声:江水的声音,给人以宁静之感。
  • 黄花:指秋天的菊花,代表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化。
  • 醉横老眼:形容醉酒后眼神迷离,看到的景象模糊不清。
  • 兴亡无数:指历史上许多朝代的兴起和衰亡,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绮,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变革的时代,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吴绮晚年,正值清朝动荡不安之时,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对时光流逝及历史兴衰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和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开篇“最是阑干高处”,便让人感受到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感,随着“斜阳烟树”的描绘,诗人让读者感受到傍晚时分的宁静与美好。青山环绕,江水声声,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日画面,令人心旷神怡。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转向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诗人“醉横老眼对西风”,在醉意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曾经历过许多兴亡的历史,令他感慨万千。整首诗在对美景的欣赏与对历史的反思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最是阑干高处,望见斜阳烟树。”:描绘高处的美景,夕阳照射下的树木显得格外迷人。
    2. “青山围绕似相留,又倩江声拦住。”:青山环绕,宁静的江水声让人留恋。
    3. “也知秋正好,只恐被黄花催去。”:虽然知道秋天的美好,但担心时间的流逝会催促离去。
    4. “醉横老眼对西风,曾见兴亡无数。”:醉眼朦胧中,诗人感叹经历过的历史兴衰。
  • 修辞手法

    • 比喻:青山围绕似相留,形象地表现出山与人的关系。
    • 拟人:江声拦住,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斜阳烟树”和“青山围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对生命短暂和历史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斜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
  • 烟树:代表着自然的朦胧美感。
  • 青山:象征着坚固与恒久,反衬时间的流逝。
  • 江声:传达出宁静与思考,带来一种心灵的慰藉。
  • 黄花:象征着秋天的来临,寓意着生命的衰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所描绘的时间背景是什么?

    • A. 春天
    • B. 秋天
    • C. 夏天
  2. 诗人在高处看到的自然景象是什么?

    • A. 高山
    • B. 斜阳烟树
    • C. 瀑布
  3. 诗中提到的“黄花”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花朵
    • B. 秋天的菊花
    • C. 夏天的绿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同样描绘了高处的景象,但更注重表达个人的悲剧与忧国之情。
  • 李白《早发白帝城》:描绘了清晨的美景,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与希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吴绮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