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枝词十三首》

时间: 2025-01-14 13:16:45

行人白马去遥遥,初上金堤欲过桥。

望尘不见遮人眼,苦怨无情万万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人白马去遥遥,
初上金堤欲过桥。
望尘不见遮人眼,
苦怨无情万万条。

白话文翻译:

行人骑着白马远去,
刚刚走上金色的堤岸,想要渡过桥。
眼前的尘土飞扬,看不清遮住了我的视线,
我苦苦怨恨这无情的道路,千丝万缕的思绪。

注释:

  • 行人:指路上的人,通常是旅人或过客。
  • 白马:象征着高贵、迅速,常用于描述骑士或英雄。
  • 金堤:金色的堤岸,可能暗示着美丽的风景或富饶的土地。
  • 望尘:指望着尘土,表示远方行人离去的景象。
  • 遮人眼:遮住了视线,看不清楚。
  • 苦怨无情:形容对无情事物的怨恨,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悲伤。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白马”在古代文学中常象征着英雄的形象,而“金堤”则可能暗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在政治上主张保守和稳定,倡导儒家思想。他的诗作多表现对人生感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

创作背景:

《柳枝词十三首》是司马光在晚年创作的一组诗作,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本首诗作写于他对友人离别的情景,表达了对无情世事的怨恨与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开头两句描绘了行人骑白马远去的场景,意象清晰,生动形象,表达了旅途的遥远与孤独。接下来的“初上金堤欲过桥”,则暗示着对未来的渴望与期待,金堤象征着美好的生活与希望。然而,紧接着的“望尘不见遮人眼”,则转向对现实的无奈,尘土飞扬遮蔽了视线,暗示着对离别者的思念与痛苦,情感愈加沉重。“苦怨无情万万条”,将思念与怨恨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无情世事的深切感慨。整首诗在情感的层次上,由期待到失落,最终融汇成一种无可奈何的怨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行人白马去遥遥:远方行人骑白马而去,给人一种孤独与远离的感觉。
  2. 初上金堤欲过桥:行人刚刚走上金色的堤岸,似乎在向美好的未来迈进。
  3. 望尘不见遮人眼:尘土飞扬,视线被遮挡,说明与行人之间的距离与隔阂。
  4. 苦怨无情万万条:表达对无情事物的怨恨,思绪如万条,难以释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金堤”比作美好的未来,营造出一种理想的意境。
  • 拟人:无情的道路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离别的感伤与对无情世事的怨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意象分析:

  • 白马:象征高贵、自由与快速,暗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金堤:代表美好的未来与希望,但同时也暗示了距离的遥远。
  • 尘土:象征现实的困扰与无奈,遮蔽了视线,象征着对过往的怀念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行人白马去遥遥”中的“白马”象征什么?

    • A. 旅行的工具
    • B. 高贵与迅速
    • C. 生活的艰辛
    • D. 友人的离去
  2. 诗中“金堤”主要代表什么?

    • A. 现实的困扰
    • B. 美好的未来与希望
    • C. 诗人的忧伤
    • D. 无情的道路
  3. “苦怨无情万万条”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失落与无奈
    • B. 欢喜与希望
    • C. 愤怒与压抑
    • D. 忧伤与怨恨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送友人》
  • 王维的《送别》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送友人》: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更为豪放,充满了对友人未来的祝福。
  • 王维《送别》:更注重自然意象的描绘,通过景物来渲染离别的氛围,情感上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司马光与他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