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春归何处》

时间: 2025-01-19 22:44:38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意思解释

清平乐·春归何处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原文展示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白话文翻译

春天去了哪里呢?只感到寂寞无路可走。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去处,请叫她回来同住。春天的踪迹谁又能知道呢?除非去问那黄鹂。她的歌声百转千回,没有人能理解,仿佛随风飘过蔷薇。

注释

  • 春归何处: 春天去哪里了?
  • 寂寞无行路: 感到寂寞,没有路可以走。
  • 若有人知: 如果有谁知道。
  • 唤取归来同住: 叫她回来一起生活。
  • 春无踪迹谁知: 春天没有踪迹,谁能知道。
  • 黄鹂: 一种鸟,常被用来象征春天。
  • 百啭无人能解: 她的曲调千变万化,没有人能理解。
  • 因风飞过蔷薇: 随风飘荡,经过蔷薇花。

典故解析

“黄鹂”在古诗词中常常象征春天和美好的声音,古人常用其鸣叫声来传递春意和对春天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的书法家、诗人。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品以豪放、清新著称,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是诗人对春天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和对自然美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诗歌鉴赏

《清平乐·春归何处》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词作,然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却是对春日的惋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开篇的“春归何处?”直接提出了一个令人心痛的问题,仿佛春天已悄然离去,让人感到无尽的寂寞。接下来的“寂寞无行路”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独的情绪,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无奈。

诗中的“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透露出诗人对春天的深切思念,仿佛在呼唤着失去的美好。接着,诗人又提出了一个疑问:“春无踪迹谁知?”春天的离去让人惆怅,追寻春天的踪迹似乎变得无比渺小。最后,诗人用“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来描绘春天的声音,展现出春天的美丽与神秘,同时也暗示了美好的事物往往无法被完全理解和把握。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流逝时光的感伤。黄庭坚用简练而富有诗意的语言,将春天的美与人们内心的寂寞结合在一起,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春归何处?”:诗人用疑问句引入,表现对春天的关注和失落。
    • “寂寞无行路。”:强调内心的孤独,缺乏前行的方向。
    •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表达对春天的渴望,希望有人能带回春天的美好。
    • “春无踪迹谁知?”:对春天踪迹的无奈感叹。
    • “除非问取黄鹂。”:暗示只有自然界的生灵能知道春的秘密。
    • “百啭无人能解,”:黄鹂的歌声美妙却难以理解,象征春日的复杂与难以把握。
    • “因风飞过蔷薇。”:描绘春日的轻盈与美好,蕴含对春天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拟人: “若有人知春去处”,赋予春天以人的情感。
    • 比喻: “百啭无人能解”,将黄鹂的歌声比作春天的精髓。
    • 对仗: 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在于表达对春天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意象分析

  • : 代表生命、希望与美好。
  • 黄鹂: 象征春天的声音与自然的和谐美。
  • 蔷薇: 代表美丽的事物,暗含春天的芬芳和细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归何处”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寂寞
    • C. 愤怒
  2. 诗中的“黄鹂”象征着什么?

    • A. 夏天
    • B. 春天
    • C. 秋天
  3. “因风飞过蔷薇”中的“飞过”有什么含义?

    • A. 无法停留
    • B. 轻盈
    • C. 随意

答案: 1-B,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鸟鸣涧》

诗词对比:

  • 黄庭坚 vs. 李白: 黄庭坚的作品多表现内心的孤独与自然的结合,而李白则常以豪放的态度表达对自然的热爱,风格迥异,但都充满了对自然的深情。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黄庭坚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