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

时间: 2025-01-19 19:09:15

终日桃李蹊,春风不相识。

同我二三子,承我作意力。

把酒忘味著,看花了香寂。

晴云散长空,旷荡无限隔。

身为胡蝶梦,本自不渔色。

春虫劝人归,今我诚是客。

归来翻故纸,书尾见麟获。

文字非我名,聊取二三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终日桃李蹊,春风不相识。同我二三子,承我作意力。把酒忘味著,看花了香寂。晴云散长空,旷荡无限隔。身为胡蝶梦,本自不渔色。春虫劝人归,今我诚是客。归来翻故纸,书尾见麟获。文字非我名,聊取二三策。

白话文翻译:

整天在桃李花下游玩,春风对我却毫无认知。和我一起游玩的二三好友,承接了我这份游玩的心意。把酒杯举起,竟忘了酒的味道,只顾看那花儿,香气淡淡而又寂静。晴朗的云彩在长空中飘散,旷阔的天地让我感到无尽的隔阂。我如同梦中的蝴蝶,本就不追求那绚丽的色彩。春天的虫子劝我回去,而如今我真的是个客人。回到家中翻看旧书,书的末尾见到麟的踪迹。文字并不是我的名字,聊以取乐,得出一二三的策略。

注释:

  • 桃李蹊:桃和李的花道,象征春天的美景。
  • 春风不相识:春风虽好,但与我无关,表达一种孤独感。
  • 承我作意力:和我一起享受春游的朋友们。
  • 忘味著:忘却了酒的味道。
  • 香寂:花香虽然浓郁,却显得寂静。
  • 胡蝶梦:比喻自由自在,不受世俗束缚的状态。
  • 春虫:春天的昆虫,象征季节的变迁和归去的催促。
  • 麟获:古代传说中的神兽麟,象征珍贵和美好。

典故解析:

  • 胡蝶梦:出自《庄子》,讲述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象征人们对自由与梦境的追求。
  • 麟获:指书籍中记载的稀有、珍贵的事物,寓意对古籍的珍视与探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春游》创作于黄庭坚晚年,正值春天,诗人借春游之际,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一种超然的心境。

诗歌鉴赏:

《春游》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诗中描绘了自然的美好与人心的孤独。开头“终日桃李蹊”,展现了春天的生机,桃李花开,万物复苏。然而,春风虽暖,却让人感到一种与自然的隔阂,诗人似乎在感叹人与自然之间的疏离。接着,诗人与友人共饮,醉心于花香,却又感到酒味的忘却,说明在美好景色面前,世俗的烦恼变得微不足道。诗人自比“胡蝶梦”,追求一种超然的存在,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最后,春虫的劝归,唤醒了诗人的现实意识,让他意识到自己在游玩中已如同客人,内心的归属感缺失。整体来看,诗中蕴含着对春天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反思,体现了黄庭坚的哲思与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终日桃李蹊:描绘了一整天在花下游玩的情景,展现春天的美丽。
  • 春风不相识:表达对春风的无情与无奈,似乎与自然的美好无缘。
  • 同我二三子:与友人一起游玩,表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 把酒忘味著:饮酒时沉醉于美景,忘却酒的味道,象征对生活乐趣的追求。
  • 看花了香寂:看花时感受到香气,却又感到寂静,反映内心的孤独。
  • 身为胡蝶梦:自比蝴蝶,追求自由和梦境中的美好。
  • 春虫劝人归:春天的虫鸣催促人归,象征对现实的提醒。
  • 今我诚是客:表达一种对自身境遇的认知,感到自己在生活中的游离。
  • 归来翻故纸:回到家中,翻阅旧书,体现对知识的渴望。
  • 文字非我名: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并不是自己,反映出对名利的淡泊。
  • 聊取二三策:最后对生活的思考,寻求简单的生活方式。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胡蝶梦”来比喻追求自由的心态。
  • 拟人:春虫劝人归,赋予了自然界生命。
  • 对仗:如“晴云散长空,旷荡无限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孤独与追求自由的思考,呈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桃李: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春风:象征温暖与生机,但也带来了孤独。
  • 胡蝶:象征自由与梦境。
  • 故纸:象征知识和历史的积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桃李蹊”指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2. 诗人自比“胡蝶梦”,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 A) 渴望自由
    • B) 追求名利
    • C) 对现实的逃避
    •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C) 春天
  2. A) 渴望自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春宵》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黄庭坚与苏轼的春日作品,苏轼在《春宵》中更多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黄庭坚则隐含孤独感,二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了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选》
  • 《黄庭坚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