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寿讱庵六十》

时间: 2025-01-04 07:51:00

袖手长安罢弈棋。

归来人海好须眉。

赐书亲沐教儿读,家酿初斟待客携。

呼鹤子,抗皇羲。

荡胸云壑养清机。

他年下噀秋粳熟,笑博新词换五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袖手长安罢弈棋。
归来人海好须眉。
赐书亲沐教儿读,
家酿初斟待客携。
呼鹤子,抗皇羲。
荡胸云壑养清机。
他年下噀秋粳熟,
笑博新词换五噫。

白话文翻译:

在长安城中不再下棋,
归来时人潮如海,面容俊朗。
赠送书籍,亲自教导孩子读书,
自家酿的酒刚斟好,准备款待客人。
呼唤鹤子,抗击皇羲(指代古代名士)。
胸怀壮阔的云壑,培养清新的机智。
未来的丰收季节,稻谷金黄,
欢笑着用新词换来五声叹息。

注释:

字词注释:

  • 袖手:比喻不参与或不干预。
  • 弈棋:下棋。
  • 须眉:指英俊的男子。
  • 赐书:赠送书籍。
  • 家酿:自家酿造的酒。
  • 鹤子:可能指年轻人或后辈。
  • 皇羲:指古代的贤人或圣人。
  • 荡胸:开阔心胸。
  • 云壑:形容气势磅礴的山河。
  • 下噀秋粳:指秋天稻谷丰收。

典故解析:

  • 鹤子:在古代诗词中,鹤常被用来象征长寿与高洁,呼唤鹤子可理解为对年轻一代的寄托与期望。
  • 抗皇羲:皇羲为古代贤者,提及其名可以看作对智慧与理想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方恪,清代诗人,生于盛世,卒于战乱。其诗歌风格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既有豪放之气,又不乏细腻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六十寿辰之际,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中展现了对家庭、教育、友谊的珍视,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鹧鸪天 寿讱庵六十》是一首描绘生活淡雅与哲理深刻的诗作。诗的开头用“袖手长安罢弈棋”引入,描绘了一个曾经忙碌于棋局的人,如今选择放下,回归生活的宁静。这一转变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更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随着诗歌的推进,作者以“归来人海好须眉”展现了自己在长安人海之中依然保持的风度。

接下来的几句则展示了家庭的温暖和个人教育的责任,“赐书亲沐教儿读”,表达了对孩子的关爱与期望。家酿的酒则象征着丰盈的家庭生活与待客之道,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在后半部分,作者将视野拓宽到更为广阔的天地。“呼鹤子,抗皇羲”中,鹤的象征意义与对古人智慧的追慕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心中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最后一句描绘了丰收的场景,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用词简洁而意蕴深远,既表现了对家庭与教育的重视,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思,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富有哲理的生活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袖手长安罢弈棋:在长安选择不再下棋,暗示一种放下世俗争斗的态度。
  2. 归来人海好须眉:回归时自信从容,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信。
  3. 赐书亲沐教儿读: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展现了诗人的责任感。
  4. 家酿初斟待客携:自酿的酒象征着对朋友的热情与欢迎。
  5. 呼鹤子,抗皇羲:表达人对未来的希望与对贤人的向往。
  6. 荡胸云壑养清机:胸怀壮阔,寓意思想的开阔与清新的智慧。
  7. 他年下噀秋粳熟:对未来丰收的期待,展现了乐观的生活态度。
  8. 笑博新词换五噫:用新词汇表达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带着笑意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家酿”与“友人”之间的关系,用酒象征人际关系的融洽。
  • 拟人:在“呼鹤子”中,赋予鹤以呼唤的动作,增添了生活气息。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诗人对家庭、教育、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安:象征繁华与喧嚣,代表生活的场景。
  • :象征生活的博弈与智慧。
  • :象征知识与教育。
  • :象征生活的享受与人际关系。
  • :象征长寿与理想。
  • 云壑:象征广阔的胸怀与智慧的积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袖手长安”是指什么?

    • A. 下棋
    • B. 放下争斗
    • C. 游玩
  2. “赐书亲沐教儿读”中,诗人强调了哪个方面?

    • A. 教育
    • B. 旅行
    • C. 交友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忧伤
    • B. 期待
    • C.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但更侧重于豪放与洒脱。
  • 《春望》:在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中,情感更加沉重,体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感伤。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陈方恪传》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