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前韵送酒与约斋》

时间: 2025-01-08 01:33:03

人生以类合,圆木不投方。

家话太平旧,山盟晚节香。

百罹心易足,一醉味何长。

但得静中乐,村村皆洛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用前韵送酒与约斋
作者: 陈著 〔宋代〕

人生以类合,圆木不投方。
家话太平旧,山盟晚节香。
百罹心易足,一醉味何长。
但得静中乐,村村皆洛阳。

白话文翻译:

人生都是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圆形的木材不适合放入方形的槽里。
家中谈论着往日的太平盛世,山盟海誓到晚年依旧芬芳。
经历百般磨难,内心却容易满足,一场醉酒的快感又能持续多久呢?
只要能在宁静中享乐,村村落落都可如洛阳般美好。

注释:

  • 以类合: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
  • 圆木不投方:比喻不合适的事物或人不能相融。
  • 家话:家中谈论的话题。
  • 山盟:山上的誓言,形容情谊深厚。
  • 晚节香:指晚年的品德和情谊依然芬芳。
  • 百罹:经历百般磨难。
  • 心易足:内心容易满足。
  • 静中乐:在宁静中寻找快乐。
  • 村村皆洛阳:比喻每个地方都如洛阳般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于书香门第,工诗词,擅长描绘生活中的美好与哲理,作品常反映社会现实与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相对安定的时期,诗人借酒抒怀,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强调志同道合的友谊与内心的平静。

诗歌鉴赏:

此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哲学。开头两句采用比喻,借“圆木不投方”表达人与人之间的聚合与不合,暗示志同道合的重要性。接着,诗人追忆往日太平,强调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如“山盟海誓”,即使在晚年依然芬芳。

“百罹心易足”则道出人生的磨难,虽然经历了诸多波折,但内心的满足感是人生的真正追求。而“静中乐”则是诗人对于生活的理想追求,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快乐。最后一句以“村村皆洛阳”作结,勾画出一种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强调人们在共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下,能够享受到平和与美好。

整首诗在意境上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展示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人生以类合”:表示人们的聚集是基于共同的志向或价值观。
    • “圆木不投方”:形象地比喻人与人之间的契合与不契合。
    • “家话太平旧”:回忆往昔太平的美好时光。
    • “山盟晚节香”:表达深厚友谊在岁月中的历久弥新。
    • “百罹心易足”:尽管经历磨难,内心却能找到满足。
    • “一醉味何长”:醉酒的快感是短暂的。
    • “但得静中乐”: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快乐是人生的追求。
    • “村村皆洛阳”:暗示生活的美好无处不在。
  • 修辞手法

    • 比喻:“圆木不投方”用形象的比喻表达人的不合。
    • 对仗:“家话太平旧,山盟晚节香”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中心思想是通过对人生经历的反思,强调志同道合的友谊与内心的宁静,追求生活的美好。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圆木:象征志同道合的人。
    • 山盟:象征深厚的情谊。
    • 醉酒:象征短暂的快乐与享受。
    • 洛阳:象征美好与理想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圆木不投方”比喻什么? A. 人与人之间的契合
    B. 人生的无常
    C. 物质的追求
    答案:A

  2. “百罹心易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不满
    B. 内心的满足感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B

  3. 诗的最后一句“村村皆洛阳”意在表达什么? A. 每个地方都平凡
    B. 人生的理想与美好无处不在
    C. 生活的艰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李白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陈著的《用前韵送酒与约斋》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谊的珍惜,前者更多的是对内心的宁静与满足的追求,后者则强调了酒中的孤独与哲思,两者在情感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诗词鉴赏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