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安宣相 其四》
时间: 2025-01-19 22:34: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寿安宣相 其四 吴泳 〔宋代〕
文俗诸儒恋局中,何曾度外看英雄。 连鸡纵不能资夏,捕鹿何妨暂掎戎。 静抚时机渔者得,遥观敌运兽之穷。 书生准拟浯溪石,明写中兴第一功。
白话文翻译
那些沉迷于文俗的儒生们,何曾从局外看待英雄。 即使连鸡不能资助夏天,捕鹿时暂且牵制敌人也无妨。 静静地把握时机,渔夫也能得利,远远观察敌人的命运,如同兽类陷入困境。 书生们准备在浯溪石上刻写,明确记载中兴的第一大功。
注释
- 文俗诸儒:指那些沉迷于文俗的儒生。
- 度外看英雄:从局外看待英雄,即超越常规的视角。
- 连鸡:比喻无用之物。
- 资夏:资助夏天,比喻无实际作用。
- 捕鹿:比喻捕捉重要目标。
- 掎戎:牵制敌人。
- 静抚时机:静静地把握时机。
- 渔者得:渔夫得利,比喻把握时机的人会成功。
- 遥观敌运:远远观察敌人的命运。
- 兽之穷:兽类陷入困境,比喻敌人陷入困境。
- 浯溪石:指在浯溪石上刻写。
- 中兴第一功:中兴的第一大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泳(约1229-1292),字叔永,号鹤林,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尤以诗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吴泳为寿安宣相所作的系列诗之一。寿安宣相可能是指某位在寿安地区有重要贡献的官员。诗中表达了对英雄的赞美,以及对时局的深刻洞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文俗诸儒与英雄的对比,强调了英雄的超凡脱俗和远见卓识。诗中“连鸡纵不能资夏,捕鹿何妨暂掎戎”一句,用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即使看似无用的事物,在特定时刻也能发挥作用。后两句“静抚时机渔者得,遥观敌运兽之穷”则进一步强调了把握时机和远见的重要性。最后,诗人以书生刻石记功的意象,表达了对中兴大业的期待和赞美。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理解和远大抱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文俗诸儒恋局中:指出那些沉迷于文俗的儒生们,他们局限于常规思维。
- 何曾度外看英雄:反问他们何曾从局外看待英雄,强调英雄的超凡视角。
- 连鸡纵不能资夏:用“连鸡”比喻无用之物,即使不能资助夏天。
- 捕鹿何妨暂掎戎:在捕鹿时暂且牵制敌人,表达在关键时刻的策略。
- 静抚时机渔者得:静静地把握时机,渔夫也能得利,强调把握时机的重要性。
- 遥观敌运兽之穷:远远观察敌人的命运,如同兽类陷入困境,表达对敌人的深刻洞察。
- 书生准拟浯溪石:书生们准备在浯溪石上刻写,表达对中兴大业的期待。
- 明写中兴第一功:明确记载中兴的第一大功,强调这一功绩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连鸡”比喻无用之物,“捕鹿”比喻捕捉重要目标。
- 对仗:如“静抚时机渔者得,遥观敌运兽之穷”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文俗诸儒与英雄的对比,强调了英雄的超凡脱俗和远见卓识,以及把握时机和远见的重要性。最后以书生刻石记功的意象,表达了对中兴大业的期待和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连鸡:比喻无用之物。
- 捕鹿:比喻捕捉重要目标。
- 渔者得:比喻把握时机的人会成功。
- 兽之穷:比喻敌人陷入困境。
- 浯溪石:指在浯溪石上刻写,象征记载重要历史事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连鸡”比喻什么? A. 有用之物 B. 无用之物 C. 重要目标 D. 敌人
-
诗中“捕鹿何妨暂掎戎”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捕鹿时暂且牵制敌人 B. 捕鹿时放弃牵制敌人 C. 捕鹿时全力攻击敌人 D. 捕鹿时无所作为
-
诗中“书生准拟浯溪石”表达了什么? A. 书生准备在浯溪石上刻写 B. 书生准备在浯溪石上绘画 C. 书生准备在浯溪石上雕刻 D. 书生准备在浯溪石上写字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同样表达了对时局的深刻洞察和对英雄的赞美。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局的关注,但杜甫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吴泳则更多表达了对英雄的赞美和对中兴大业的期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吴泳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吴泳的诗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