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史君见赠元夕新什次韵答之》
时间: 2025-01-04 12:06: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钱史君见赠元夕新什次韵答之
作者:李壁
元夕风光付湿薪,更堪门外雨如尘。
千枝宝炬知何处,一寸清愁苦傍人。
落纸惊蛇空妙墨,中庭独鹤漫閒身。
青藜不照蓬莱阁,云断苍梧怆百神。
白话文翻译
元宵节的美丽景色被湿润的柴火所掩盖,门外的雨水如同细尘飘落。千枝的火炬不知道何处点燃,心中一寸清愁却孤独地伴随在身边。落下的纸片惊动了空中的蛇,书写的墨迹也显得无比精妙;而庭院中独自飞翔的白鹤则显得悠闲自在。青色的藜草无法照亮蓬莱阁,云雾断绝了苍梧山的景致,令人感到无尽的惆怅。
注释
- 元夕:指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象征团圆和美好。
- 湿薪:被雨淋湿的柴火,象征着节日气氛受到影响。
- 宝炬:即火炬,象征着节日的热闹和光明。
- 清愁:心中的忧愁,表现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 妙墨:形容书法或写作技巧的高超。
- 独鹤:独自飞翔的白鹤,象征孤独和自由。
- 青藜:一种草,无法照亮神仙居所,象征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苍梧:传说中的山,象征神仙的居住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壁(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他的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元宵节,表达了诗人在节日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忧愁。尽管是欢庆的日子,但诗人身处的环境和内心的情感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诗歌鉴赏
《钱史君见赠元夕新什次韵答之》是一首在元宵佳节写就的诗作,呈现出诗人对节日气氛的沉思与反思。诗中通过描绘元宵的景象与雨天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在欢庆时节中感受到的孤独和忧伤。
开篇的“元夕风光付湿薪”,以湿润的柴火隐喻节日的冷清,巧妙地引入了诗人的情感基调。接下来的“门外雨如尘”,则进一步渲染出一种阴郁的氛围,仿佛连节日的热闹也被无情的雨水所淹没。
“千枝宝炬知何处”是一句极具意象的描述,火炬象征着希望与光明,但在诗人眼中,这份光明却显得无处可寻。诗人心中“一寸清愁”,正是对节日欢乐的无奈反思,愁苦伴随在身旁,显得格外孤独。
后半部分的描写则转向了一种更为哲理的思考。“落纸惊蛇空妙墨”,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书法的热爱,也暗喻着一种虚无的艺术追求。“青藜不照蓬莱阁,云断苍梧怆百神”则进一步强调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诗人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惆怅。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宋代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理想的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元夕风光付湿薪:描写元宵节的美丽景色被雨淋湿,暗示节日的气氛受到了影响。
- 更堪门外雨如尘:外面的雨水如同细小的尘埃,营造出一种阴沉的气氛。
- 千枝宝炬知何处:火炬象征着节日的热闹,但诗人却感到无处可寻,表达了对欢乐的渴望与失落。
- 一寸清愁苦傍人:心中一寸的愁苦,孤独地伴随在身边,表现了诗人的内心孤独。
- 落纸惊蛇空妙墨:落下的纸片惊动了空中的蛇,形象地描绘了书法的精妙与诗人对艺术的追求。
- 中庭独鹤漫閒身:独自在庭院中飞翔的白鹤,象征着一种孤独的自由。
- 青藜不照蓬莱阁:青色的藜草无法照亮理想中的神仙居所,表现了对理想的失落感。
- 云断苍梧怆百神:云雾遮断了苍梧山的景致,令人感到无尽的惆怅,象征着人与理想之间的距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雨如尘”,将雨比作尘埃,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全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落纸惊蛇”,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节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感悟,及对孤独和愁苦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元夕:象征团圆与欢乐的节日。
- 湿薪:象征节日气氛的阴郁。
- 宝炬:象征希望与光明。
- 清愁:象征内心的孤独与忧虑。
- 独鹤:象征孤独与自由。
- 青藜:象征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元夕指的是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春节
C. 正月十五元宵节
D. 端午节 -
诗中的“湿薪”象征着什么? A. 节日的欢庆
B. 节日气氛的冷清
C. 美好的回忆
D. 诗人的理想 -
诗人通过“青藜不照蓬莱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理想的渴望
B. 对节日的喜悦
C. 对人生的满足
D. 对爱情的向往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元夕》(辛弃疾):同样描绘元宵节的热闹气氛,反映诗人的情感。
- 《春夜喜雨》(杜甫):通过雨的描写,表达对春天的渴望与感慨。
诗词对比:
- 《元宵》(白居易):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与李壁的孤独情感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诗人视角。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