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梅词)》
时间: 2025-01-01 14:20: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梅词)
作者: 赵长卿 〔宋代〕
烟姿玉骨尘埃外,看自有神仙格。
花中越样风流,曾是名标清客。
月夜香魂,雪天孤艳,可堪怜惜。
向枝间且作,东风第一,和羹事期他日。
闻道春归未识。问伊家却知消息。
当时恼杀林逋,空绕团栾千百。
横管轻吹处,余香散阿谁偏得。
寿阳宫应有佳人,待与点新妆额。
白话文翻译:
在尘世之外,梅花的姿态如烟,骨骼宛如玉,仿佛有神仙般的气质。
在花中,梅花的风流倜傥,曾是那些清高之客所称颂的对象。
在月夜里,梅花的香魂弥漫,在雪天中孤傲的美态,令人怜惜。
如今,梅花正迎着东风盛开,期待着与人共聚的日子。
听说春天的归来我还没有察觉,问起她的家,却已知晓她的消息。
当年我恼恨林逋,结果无数次徘徊在梅树旁。
在那轻柔的笛声吹奏之处,梅花的余香飘散,不知是谁能独得其芳香。
在寿阳宫中,应该有佳人,等待着为她的新妆点缀。
注释:
- 烟姿:形容梅花的姿态如烟雾般轻盈。
- 玉骨:指梅花的洁白如玉。
- 神仙格:指梅花的高雅气质,似乎有神仙的风范。
- 林逋:林逋是宋代著名的隐士,以梅花著称。
- 团栾:指梅花的团簇,形容梅花的美丽。
- 寿阳宫:指古代皇宫,象征美丽的女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长卿,宋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作品多表现出细腻的情感与高雅的情趣。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花盛开的时节,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个人的情感和对往昔的追忆。
诗歌鉴赏:
《水龙吟(梅词)》是一首描写梅花的词作,赵长卿通过细腻的笔触表现了梅花的高雅与孤傲。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梅花在自然界中的独特地位。词的开头以“烟姿玉骨尘埃外”描绘了梅花的轻盈和洁白,仿佛让人在尘世之外感受到一种仙气。接着,诗人提到梅花曾受到清高之客的青睐,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高雅气质。
“月夜香魂,雪天孤艳”一句,将梅花的美与孤独感结合,既有香气四溢的温暖,又有雪天的冷峻。诗人通过对梅花的细致描写,展现出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与珍惜,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感。后半部分,诗人提到林逋,表达了对梅花的深切思念,仿佛他同林逋一样,因梅花而感到伤感和怀旧。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现了深沉的情感和优雅的文人气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烟姿玉骨尘埃外:梅花的姿态轻盈如烟,骨骼洁白如玉,暗示梅花的高雅与超凡脱俗。
- 看自有神仙格:梅花自有一种神仙般的气质,表现出对梅花的崇敬。
- 花中越样风流:梅花在众花中显得尤为风流倜傥,强调其独特的魅力。
- 曾是名标清客:曾经受到文人雅士的赞美和推崇,表现出梅花的名声。
- 月夜香魂,雪天孤艳:在月夜里,梅花的香气弥漫;在雪天中,梅花的孤傲之美令人怜惜。
- 可堪怜惜:表达了对梅花的怜惜之情。
- 向枝间且作:梅花在枝头盛开,展现出生命的活力。
- 东风第一,和羹事期他日:期待与东风共聚,显现出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 闻道春归未识:春天的到来尚未察觉,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失落感。
- 问伊家却知消息:询问梅花的消息,表达对梅花的关注。
- 当时恼杀林逋:提到林逋对梅花的热爱,表达自己对梅花的深情。
- 横管轻吹处,余香散阿谁偏得:梅花的余香在轻柔的笛声中飘散,令人感到惋惜。
- 寿阳宫应有佳人:在古代皇宫中,应该有美丽的女子,象征着美的存在。
- 待与点新妆额:期待为佳人点缀新妆,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仙人,强调其高雅。
- 拟人:赋予梅花情感,传达对其的深切思念。
- 对仗:整首词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孤独、往昔的追忆,展现了深沉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高洁、孤傲。
- 月夜:代表宁静、思念。
- 雪天:象征冷峻、孤独。
- 东风:寓意春天的希望与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林逋”是何人? A. 一位画家
B. 一位诗人
C. 一位音乐家
D. 一位哲学家 -
诗中提到的“寿阳宫”象征什么? A. 皇宫的华丽
B. 美丽的女子
C. 诗人的故乡
D. 仙人的住所 -
“烟姿玉骨”中的“玉骨”指代的是什么? A. 梅花的丑陋
B. 梅花的洁白
C. 梅花的香气
D. 梅花的数量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诗词对比:
- 《如梦令》与《水龙吟》:两者均描绘了梅花的美,前者更关注情感,后者侧重于梅花的高洁与孤傲。
- 《卜算子·咏梅》与《水龙吟》:陆游的作品同样表现了对梅花的热爱,但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赵长卿则更为细腻地刻画了梅花的气质与风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赵长卿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