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云霁山横》

时间: 2025-01-01 14:56:38

云霁山横,翠涛拥起千重恨。

砌成愁闷。

那更梅花褪。

凤管云笙,无不萦方寸。

叮咛问。

泪痕羞愠。

界破香腮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云霁山横
作者: 赵长卿 〔宋代〕

云霁山横,翠涛拥起千重恨。
砌成愁闷。那更梅花褪。
凤管云笙,无不萦方寸。
叮咛问。泪痕羞愠。
界破香腮粉。

白话文翻译:

在云霁的山峦横亘间,青翠的波涛涌起万千的愁恨,
将忧愁筑成一座沉闷的墙。那梅花的颜色更显得褪淡,
笛声和箫声萦绕在心头,
我轻声询问,泪痕让人羞愧和愤恨,
分界线破碎了香腮的粉黛。

注释:

  • 云霁:云层散去,天晴。
  • 翠涛:青绿的波涛,形容山水的美丽。
  • 千重恨:形容心中有无尽的愁恨。
  • 砌成愁闷:将忧愁积累成一种沉重的心境。
  • 梅花褪:梅花的花色逐渐褪去,象征失去的美好。
  • 凤管云笙:古代乐器,象征音乐的悠扬。
  • 方寸:心中,心灵。
  • 泪痕:泪水留下的痕迹,象征悲伤。
  • 香腮粉:指妆容,形容女子的美丽。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通过梅花、凤管等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情感的深刻感悟。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坚韧与高洁,而音乐则常与情感相连,表现出一种细腻的情感体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长卿,字子美,宋代诗人,擅长词曲,风格清新婉约,情感细腻。生活在南宋时期,受当时社会动荡影响,常通过诗词表达内心的忧愁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创作背景:

《点绛唇·云霁山横》创作于南宋时期,可能是在诗人对某次自然景观的感受中,结合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感慨和内心的复杂情绪。

诗歌鉴赏:

《点绛唇·云霁山横》是一首情感细腻、意象丰富的词作。开篇以“云霁山横”点明背景,描绘出一幅清新而又略显忧伤的山水画面,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情眷恋。翠涛涌起的“千重恨”则暗示了内心的愁苦,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压抑与无奈。接着,诗人用“砌成愁闷”进一步深化了情感,仿佛将忧愁堆积成了一座无形的高墙。这种挫折与郁结的心情,通过梅花的褪色,更显得凄凉和无奈。

“凤管云笙”描绘了音乐的悠扬,但同时也传达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心情。音乐虽美,但在惆怅的心境中,似乎也无法化解内心的愁苦。接下来的“叮咛问”则是诗人对情感的细腻探询,泪痕与羞愠的结合,既表达了伤心的无奈,也透露出一丝对美好事物的执念与追求,展现了复杂的情感层次。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感怀与失落,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情感共鸣。诗人在描绘景色的同时,也将内心的愁苦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融为一体,赋予了词作深刻的情感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霁山横:描绘云开见日的山峦,象征清新而略带忧伤的景象。
  2. 翠涛拥起千重恨:青翠的波涛涌起无尽的愁恨,表达内心的悲痛。
  3. 砌成愁闷:忧愁如墙,积压心头,形成沉重的心情。
  4. 那更梅花褪:梅花失色,象征美好的事物在消逝。
  5. 凤管云笙:音乐的悠扬,象征情感的回荡。
  6. 无不萦方寸:一切美好都萦绕于心,难以忘怀。
  7. 叮咛问:轻声询问,展示对情感的细腻探寻。
  8. 泪痕羞愠:泪水的痕迹,隐含内心的羞愧和愤怒。
  9. 界破香腮粉:妆容的破碎,象征美丽的失落和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愁苦比作山水,形象生动。
  • 拟人:音乐被赋予情感,表现内心的复杂。
  • 对仗:如“凤管云笙”与“叮咛问”,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失落,以及内心的愁苦与无奈,展现了细腻而深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霁:象征希望与清新,隐喻内心的渴望。
  • 翠涛:代表自然之美,亦象征感情的波动。
  • 梅花:象征坚韧与纯洁,带有失落的情感。
  • 凤管云笙:象征音乐的美好,与情感相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赵长卿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填空题:诗中“云霁山横”描绘了(____)的景象。

  3. 判断题:诗中梅花的褪色象征着失去的美好。(对/错)

答案:

  1. B. 宋代
  2. 清新而略带忧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女性的细腻情感,但更强调对往事的怀念与思念。
  • 苏轼的《水调歌头》:虽同样富有情感,但在意象和主题上更多地探讨人生哲理与对自然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词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