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君山邑人呼为小金山桐君所庐也》
时间: 2025-01-01 14:42: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桐君山邑人呼为小金山桐君所庐也
作者:毛滂 〔宋代〕
塔设新严迹半空,
山前山后但孙桐。
楼台影压浮天浪,
钟鼓声随过岸风。
定有龙宫在深碧,
初疑海市变青红。
众医不识人间病,
遗籙谁知药石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桐君山的美丽景象。山上的塔楼新建,巍峨高耸,仿佛在半空中。四周山峦环绕,只有孙桐树在摇曳。楼台的影子映射在浮动的海浪上,钟鼓声随风传来,悠远而动听。深蓝的湖水中定有龙宫藏匿,我曾一度怀疑那是海市蜃楼的幻影。世间的病痛,众多医生却无法理解,谁能知道古代遗留下来的药方和灵药的真正功效呢?
注释
- 塔:指寺庙等建筑中的塔。
- 严迹:新建的塔高耸入空,留下了严峻的印记。
- 孙桐:特指桐树,常与诗歌中的悠远意境相结合。
- 楼台:形容建筑物的壮丽,给人以浮动的感觉。
- 龙宫:传说中的海底宫殿,象征神秘和深邃。
- 青红:海市蜃楼常呈现出奇幻的色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滂,字子华,号遥庵,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体现了浓厚的个性与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桐君山,诗人以山水之美为背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事的思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医药及自然力量的敬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桐君山的雄伟与神秘。第一句“塔设新严迹半空”便让人感受到塔楼的高耸,仿佛与天相接,渲染出一种庄严与神秘的气氛。接着“山前山后但孙桐”则通过具象的描绘,引入了环境中的生命力,强调了自然与人造建筑的和谐。
“楼台影压浮天浪”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楼台的倒影如重压般在海面上浮动,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钟鼓声随风而来,给人一种悠远、虚幻的感觉,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定有龙宫在深碧”则引入了传说中的龙宫,表达了人们对自然未知的探索欲与幻想。最后两句“众医不识人间病,遗籙谁知药石功”则转向哲学思考,暗示了人类对自身疾病的无知与对古老智慧的忽视,留下了思考的余地。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细腻地融合了对人类自身存在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塔设新严迹半空:新建的塔在半空中矗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山前山后但孙桐:在山的前后,只有桐树在摇曳,体现出自然的静谧。
- 楼台影压浮天浪:楼台的影子映在海面上,给人一种压迫感,形成鲜明的对比。
- 钟鼓声随过岸风:钟鼓声随着海风飘来,给人一种遥远而又亲切的感觉。
- 定有龙宫在深碧:深蓝的湖水中,似乎隐藏着传说中的龙宫,增添神秘感。
- 初疑海市变青红:一开始以为是海市蜃楼,表现了对自然现象的好奇。
- 众医不识人间病:许多医生无法理解世间的病痛,强调了人类的无知。
- 遗籙谁知药石功:谁能理解古老药方的真正效果,体现了对传统智慧的怀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楼台的影子比作压在浪上的重负。
- 拟人:钟鼓声随风飘荡,仿佛在与人对话。
- 对仗:诗句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意象分析
- 桐君山:象征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
- 龙宫:代表神秘与未知的自然力量。
- 楼台:象征人类的创造与对自然的敬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塔设新严迹半空”中的“严”字最接近的意思是:
- A. 冷酷
- B. 严肃
- C. 严峻
- D. 严密
-
“众医不识人间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医学的信任
- B. 对人类无知的讽刺
- C. 对疾病的恐惧
- D. 对医生的崇拜
答案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毛滂的《桐君山》在意象上更为丰富,且通过对医药的反思增添哲学深度。王维则更注重山水与人的内心世界的结合。
参考资料
- 诗词研究相关书籍
- 宋代诗人研究文献
- 传统文化与自然哲学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