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仲恂母太硕人李氏挽诗》

时间: 2025-01-04 06:54:27

梁君遁世价妻孟,崔母祈天为妇唐。

身是六朝人物旧,眼看三世子孙昌。

人知翕翕味方隽,谁识耽耽意最长。

犹恨年龄不满百,仅成三万五千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樊仲恂母太硕人李氏挽诗
作者: 魏了翁

梁君遁世价妻孟,
崔母祈天为妇唐。
身是六朝人物旧,
眼看三世子孙昌。
人知翕翕味方隽,
谁识耽耽意最长。
犹恨年龄不满百,
仅成三万五千场。

白话文翻译:

这首挽诗是为樊仲恂的母亲李氏所作。诗中提到,梁君隐退于世而娶孟氏,崔母向天祈求为唐氏女子。李氏是六朝时期的人物,目睹了三代子孙的繁荣。人们都知道她的风范与气度,但又有谁能理解她内心深邃的情感?她仍然感到遗憾,年岁未满百岁,却仅经历了三万五千场人生的风景。

注释:

  • 梁君:指梁朝的君王,隐遁者。
  • 崔母:指崔氏家族的母亲,代指为人母的伟大。
  • 六朝: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六个朝代,常用来代表古代的文化积淀。
  • 三世:指三代子孙,表达家族的延续。
  • 翕翕:形容众人聚集,兴趣浓厚。
  • 耽耽:形容沉浸、专注的样子。
  • 三万五千场:意指经历的事件,形容人生的丰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字子华,号小山,宋代诗人,以其精湛的诗词和对古典文学的继承与创新而著称。其作品多描写人物、风景和历史,风格深沉而又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挽诗写于李氏逝世之际,表达了对其一生的追忆与敬仰。诗中通过对比古今,反映出作者对家庭和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母亲的无尽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李氏一生的风华与成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通过提及历史人物,设置了一个广阔的背景,展现李氏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接着,诗人以“身是六朝人物旧”来强调李氏的优秀与独特,表现出对她的尊重和敬仰。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中“人知翕翕味方隽,谁识耽耽意最长”一句,虽有众人皆知的外在风采,但谁能理解她深藏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是对母亲的追念,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强调了内心情感的深邃与复杂。

最后,通过“犹恨年龄不满百,仅成三万五千场”,不仅表露出对母亲长寿的渴望,更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短暂,令人感慨不已。整首诗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李氏的生平与作者对其的深厚情感,传达出一种对生命和家庭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梁君遁世价妻孟:提到梁朝的君王选择隐居,暗示李氏的高洁品德。
  2. 崔母祈天为妇唐:提及崔氏母亲的祈愿,表明对女性的期盼与尊重。
  3. 身是六朝人物旧:强调李氏的古老背景,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
  4. 眼看三世子孙昌:见证了家族的繁荣,体现母亲的伟大与成就。
  5. 人知翕翕味方隽:众人皆知她的风采,但内心情感鲜有人懂。
  6. 谁识耽耽意最长:表达对内心情感深邃的感慨。
  7. 犹恨年龄不满百:表达对母亲未能长寿的遗憾。
  8. 仅成三万五千场: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人生的丰富与短暂。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梁君遁世,崔母祈天”,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场”形容人生经历,形象而生动。
  • 排比:通过叙述不同的人物与情感,塑造出丰富的情感层次。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表达了对家庭、历史与人情的思考。诗人在追忆母亲的同时,反映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亲情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六朝:象征着文化的积淀与历史的延续。
  • 子孙昌:代表着家庭的繁荣与后代的希望。
  • 翕翕:暗示着人们对李氏的尊重与向往。
  • 年龄: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氏在诗中被比作哪个历史人物的妻子? A. 梁君
    B. 崔母
    C. 孟氏
    D. 唐氏

  2. 诗中提到李氏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A. 唐朝
    B. 六朝
    C. 宋朝
    D. 明朝

  3. 诗中提到李氏感到遗憾的是什么? A. 没有儿孙
    B. 年龄不满百
    C. 无人知其心
    D. 没有名声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秋夕》:同样表达对人生和亲情的感慨,但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情感更为沉重。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通过古代景物反映对历史的思考,情感上更为豪放与奔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魏了翁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