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庄谢客》

时间: 2025-01-06 11:31:49

渐撤疏篱短作垣,与春期约老田园。

晴多易得花开早,地迥难藏鸟语喧。

我欲偷安频谢客,人谁见许数敲门。

定知桃李平生误,下已成蹊漫不言。

意思解释

湖庄谢客

作者: 曹彦约 〔宋代〕

原文展示:

渐撤疏篱短作垣,与春期约老田园。
晴多易得花开早,地迥难藏鸟语喧。
我欲偷安频谢客,人谁见许数敲门。
定知桃李平生误,下已成蹊漫不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逐渐收起稀疏的篱笆,打算将其简化成短墙,和春天约定在这片老田园中相见。阳光明媚,花儿容易早早盛开,但这里的环境却难以掩藏鸟儿的喧闹。我想要偷得安宁,常常向来访的客人道歉,但又有谁会注意到我频繁的敲门声呢?我知道桃李一生都在误导人,然而这条小路早已成形,我却默默无言。

注释:

  • 渐撤:逐渐撤去。
  • 疏篱:稀疏的篱笆。
  • 短作垣:简化成短墙。
  • 春期:春天的约定。
  • 鸟语喧:鸟儿的叫声喧闹。
  • 偷安:暗中寻求安宁。
  • 桃李:常用来比喻朋友或后辈。
  • 成蹊:小路已经形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彦约,字德舫,号了庵,宋代诗人,以写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隐居的湖庄,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客人频繁造访的无奈。透过诗句,诗人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尘世喧嚣的疏离。

诗歌鉴赏:

《湖庄谢客》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人际交往的矛盾心理。开头两句描绘了春天的田园景象,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期盼。然而,随着自然的美好,诗人却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喧闹,反映出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特别是“我欲偷安频谢客”一句,流露出他渴望安静生活的愿望与对人际交往的疲惫,表现出隐逸者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两句则暗示了对于人际关系的反思,桃李虽美,却误人一生,表现出对世俗交往的无奈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渐撤疏篱短作垣:逐渐收起稀疏的篱笆,准备将其简化为短墙,象征着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2. 与春期约老田园:与春天的约定,代表诗人希望在老田园中度过宁静的时光。
  3. 晴多易得花开早:阳光明媚,花儿容易早早盛开,表现出春天的美好。
  4. 地迥难藏鸟语喧:即便环境美好,却难以掩盖鸟儿的叫声,暗示了外界的喧闹。
  5. 我欲偷安频谢客:我想要安静,却常常向来访的客人道歉,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
  6. 人谁见许数敲门:又有谁会注意到我频繁的敲门声呢?表达诗人对人际交往的冷漠感。
  7. 定知桃李平生误:我知道桃李一生都在误导人,暗含对人际关系的无奈。
  8. 下已成蹊漫不言:小路已经形成,但我却默默无言,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桃李比喻人际关系,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复杂性。
  • 对仗:如“晴多易得花开早,地迥难藏鸟语喧”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情,增添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交往的反思,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外界喧嚣的排斥。

意象分析:

  • 疏篱:象征着隐逸生活的选择。
  • 田园:代表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鸟语:象征着外界的喧闹与纷扰。
  • 桃李:比喻朋友与人际关系的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春天的热爱
    • B.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C. 对人际关系的渴望
    • D. 对自然的描写
  2. “我欲偷安频谢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渴望交往
    • B. 对客人的欢迎
    • C. 对安静生活的追求
    • D. 对外界的依赖
  3. 在诗中,桃李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谎言
    • C. 美好
    • D. 生活的误导

答案:

  1. B
  2. C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 — 陶渊明
  • 《山居秋暝》 — 王维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逃避,但更具理想化色彩。曹彦约的诗则更为现实,表露出对人际交往的无奈与对安宁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陶渊明与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