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郭承禧同年解倅印趋朝 其二
作者: 曹彦约 〔宋代〕
仕路何曾乐,迎亲却是荣。
诸公新引类,难弟久专城。
便恐班朝著,无劳仗友生。
长沙风月夜,炯炯自清明。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仕途上何曾有过乐趣,迎娶新妇反而是荣耀。
众位新进士的风雅交往,难免让我这老弟久居城中。
我担心在朝中被重用,却无须依靠朋友的帮助。
长沙的风月之夜,明亮清晰,令人心旷神怡。
注释
字词注释:
- 仕路:指做官的道路。
- 迎亲:指迎娶妻子。
- 新引类:新进士或新任官员。
- 难弟:难免使我这个老弟。
- 班朝:朝廷中的职位。
- 炯炯:形容光明明亮。
- 清明:清澈明亮,指夜晚的明亮。
典故解析:
本诗涉及到“班朝”这个典故,指古代朝廷中的官员。诗中反映了当时官场的复杂与个人的处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彦约,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而著称。其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曹彦约的仕途上,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感受与无奈,表达了对个人前途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哲理,作者通过对比仕途与迎亲的乐趣,揭示了官场生活的复杂与内心的孤独。开篇以“仕路何曾乐”引入,明确表达了对仕途的不满与无奈,接着通过“迎亲却是荣”转折,指出个人的荣耀与社会地位的错位。这种情感的纠结在后面“诸公新引类”中进一步加深,诗人对新进士的羡慕与对自己处境的自嘲相互交织,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两句“长沙风月夜,炯炯自清明”则以自然景象作结,显得格外明亮清晰,既有对美好夜景的赞美,又似乎是在追求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明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沉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仕路何曾乐”:质疑仕途的快乐,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 “迎亲却是荣”:指出迎娶新妇的荣耀与官场的无趣形成鲜明对比。
- “诸公新引类”:提到新进士,暗示自己在官场中的孤立与被动。
- “难弟久专城”:自嘲已久居城中,反映出一种失落感。
- “便恐班朝著”:担心在朝中被重用,显示出对前途的渴望。
- “无劳仗友生”:强调不想依赖朋友,渴望独立。
- “长沙风月夜”:描绘美好夜景,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炯炯自清明”:以自然景象结束,象征心灵的明亮与清澈。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仕途的失落和迎亲的荣耀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形象化:通过“长沙风月夜”的描写,营造出美好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无奈与对个人生活的渴望,体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仕路:象征官场与权力。
- 迎亲:象征个人生活的幸福。
- 长沙风月:象征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迎亲却是荣”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官场的热爱
B. 对个人生活的重视
C. 对朋友的依赖
D. 对未来的迷茫 -
“长沙风月夜”中的“风月”象征什么? A. 官场的风云
B. 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C. 朋友的陪伴
D. 历史的沉淀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诗词对比
对比曹彦约与王之涣在官场生活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前者更注重内心的纠结与对外部环境的反思,而后者则以豪放的笔触描绘壮阔的自然景观与人生理想。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