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梅有感》
时间: 2025-01-06 11:49: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莫把夭妍等重轻,赋成千韵况难名。
看来好处非因色,敢向春前似有情。
奈老不成三弄笛,济时还拟一杯羹。
清标实用何人可,只合差肩宋广平。
白话文翻译
不要将花卉的娇艳与美丽轻易地比较,赋诗成句千般难以命名。
看似美好的事物并非仅因外表,怎敢在春天来临前就显得情深意重。
可惜岁月不再,无法如昔日那样纵情吹笛,
但如今仍想趁时机做一碗美味的羹汤。
清雅的标准和实用的价值,何人能真正领会,只能与宋广平相比。
注释
字词注释
- 夭妍:指美丽的花卉,娇艳的姿态。
- 千韵:形容诗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 敢向春前似有情:在春天来临之前,表现出似乎有情意的样子。
- 三弄笛:指古人用笛子演奏的乐曲,三弄指乐曲的节奏变化。
- 济时:指顺应时机,利用机会。
- 清标:清雅的标准。
- 宋广平:为古代诗人,代表清雅的风格。
典故解析
- 宋广平:指宋代诗人宋之问,他的诗作以清雅著称,代表了一种文化审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彦约,字毓之,号常山,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见梅有感》创作于梅花盛开的季节,诗人通过梅花的观赏,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见梅有感》以梅花为切入点,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无情的感慨。首句“莫把夭妍等重轻”便指出了审美的主观性,强调不应只看花的外表,而要关注其内在的价值。接下来的“赋成千韵况难名”则表达了诗词的丰富与复杂,面对美好的事物,往往难以用言语准确表达其真谛。
诗中对梅花的欣赏不止于其颜色之美,更在于其在春前的坚韧与情感的寄托,表明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再者,“奈老不成三弄笛,济时还拟一杯羹”,诗人感叹年华已逝,无法再如昔日那般轻松自由地享受生活,但仍有一颗想要把握时光的心,试图在平淡中寻找美好。
最后的“清标实用何人可,只合差肩宋广平”则是对自我价值的探讨,诗人将自己与宋广平相比,展现出一种清雅的追求与内心的挣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莫把夭妍等重轻:劝诫他人不要仅以外表美丽来评价事物。
- 赋成千韵况难名:诗词的美妙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
- 看来好处非因色:美好的事物并非单纯依靠外表的色彩。
- 敢向春前似有情:在春天来临前表现出情感的深厚。
- 奈老不成三弄笛:年岁已高,无法再如年轻时般自由地作乐。
- 济时还拟一杯羹:尽管如此,仍希望在时光中寻求一些乐趣。
- 清标实用何人可:真正理解清雅与实用的人又有多少?
- 只合差肩宋广平:只有与宋广平相提并论,展现自己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美好事物,表达内在价值。
- 对仗: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梅花以情感,表现其超越外表的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深刻理解,强调内在价值的重要性,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理想追求的坚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纯洁和美好,代表诗人内心对美的追求。
- 岁月: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对人生的感慨。
- 笛声:象征自由与快乐,表现对往日生活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莫把夭妍等重轻”意为? A. 不要轻易比较美丽
B. 不要看重内在
C. 不要欣赏花
D. 不要在意他人 -
诗中提到的“宋广平”指的是? A. 一位商人
B. 一位诗人
C. 一位画家
D. 一位军事家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梅花》与《见梅有感》:两者皆以梅花为题,但王安石更强调梅花的坚韧与高洁,而曹彦约则更多地关注于内心的情感与生活的哲理。
- 《春望》(杜甫)关于对景物的描写更为悲壮,而曹彦约则是对美的细腻观察和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诗词名篇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