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时间: 2025-01-04 11:53:29

落尽群芳未肯晴,重寻破褐尚寒生。

风轻檐庑频来燕,雨合林园未有莺。

慷慨董生悲不遇,萧条靖节赋閒情。

倚楼看镜徒增叹,散发采薇真是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偶成 赵蕃 〔宋代〕

落尽群芳未肯晴,重寻破褐尚寒生。 风轻檐庑频来燕,雨合林园未有莺。 慷慨董生悲不遇,萧条靖节赋閒情。 倚楼看镜徒增叹,散发采薇真是清。

白话文翻译

花儿落尽天空仍未放晴,再次穿上破旧的棉衣仍感到寒冷。 轻风中屋檐下频繁有燕子飞来,雨后的林园里却听不到莺鸟的歌声。 感慨董仲舒的悲叹未能遇到明主,萧条中靖节先生赋写闲适之情。 倚着楼阁看着镜子只能徒增叹息,散开头发采摘野菜真是清静。

注释

  • 破褐: 破旧的棉衣。
  • 檐庑: 屋檐下的走廊。
  • 董生: 指董仲舒,西汉著名学者,曾因政治失意而悲叹。
  • 靖节: 指陶渊明,东晋诗人,以其闲适田园生活著称。
  • 散发采薇: 指隐居生活,散开头发,采摘野菜,象征清静无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子固,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悲凉。首联以“落尽群芳未肯晴”开篇,既描绘了自然景象,又隐喻了世态炎凉。颔联通过对燕子和莺鸟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孤独感。颈联和尾联则通过典故,抒发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落尽群芳未肯晴: 群芳落尽,天空仍未放晴,象征着世态炎凉,人心不古。
  2. 重寻破褐尚寒生: 再次穿上破旧的棉衣,仍感到寒冷,表达了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孤寂。
  3. 风轻檐庑频来燕: 轻风中屋檐下频繁有燕子飞来,燕子的频繁来往象征着生活的忙碌和不安。
  4. 雨合林园未有莺: 雨后的林园里却听不到莺鸟的歌声,莺鸟的缺席强化了孤独感。
  5. 慷慨董生悲不遇: 感慨董仲舒的悲叹未能遇到明主,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6. 萧条靖节赋閒情: 萧条中靖节先生赋写闲适之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7. 倚楼看镜徒增叹: 倚着楼阁看着镜子只能徒增叹息,镜子象征着自我审视和内心的痛苦。
  8. 散发采薇真是清: 散开头发采摘野菜真是清静,表达了对清静无为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象征: 如“落尽群芳未肯晴”中的“群芳”象征美好事物,“未肯晴”象征世态炎凉。
  • 典故: 如“慷慨董生悲不遇”和“萧条靖节赋閒情”中运用了董仲舒和陶渊明的典故。
  • 对仗: 如“风轻檐庑频来燕,雨合林园未有莺”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悲凉,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群芳: 象征美好事物。
  • 破褐: 象征生活的艰辛。
  • 燕子: 象征忙碌和不安。
  • 莺鸟: 象征欢乐和生机。
  • 镜子: 象征自我审视和内心的痛苦。
  • 采薇: 象征清静无为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落尽群芳未肯晴”中的“群芳”象征什么? A. 美好事物 B. 破旧的棉衣 C. 忙碌和不安 D. 欢乐和生机

  2. 诗中“散发采薇真是清”中的“采薇”象征什么? A. 清静无为的生活 B. 自我审视和内心的痛苦 C. 生活的艰辛 D. 忙碌和不安

  3. 诗中“慷慨董生悲不遇”中的“董生”指的是谁? A. 董仲舒 B. 陶渊明 C. 赵蕃 D. 李白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与赵蕃的《偶成》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春望》与赵蕃的《偶成》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悲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陶渊明集》
  • 《杜甫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