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殢人娇(曾韵寿词)》

时间: 2025-01-06 14:18:04

露下天高,最是中秋景胜。

喜小名银蟾、十分增晕名。

嫦娥飞下,见雾鬟风鬓。

念八第行景园中,画谁能尽。

慢奏云韶,美字斟仙酝。

清不寐、桂香成阵。

只愁来夕,又阴晴无准。

却待约重圆,后期难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殢人娇》(曾韵寿词)
作者: 杨无咎〔宋代〕

露下天高,最是中秋景胜。
喜小名银蟾十分增晕名。
嫦娥飞下,见雾鬟风鬓。
念八第行景园中,画谁能尽。
慢奏云韶,美字斟仙酝。
清不寐桂香成阵。
只愁来夕,又阴晴无准。
却待约重圆,后期难问。

白话文翻译:

天高露重,正是中秋最美的景色。
快乐的是小名“银蟾”使得月亮更加明亮。
嫦娥飞下,看到飘渺的雾气和随风而动的发鬓。
想念八月的那轮明月,谁能把它的美景描绘得尽善尽美?
缓缓奏起云韶乐曲,细细品味美酒如同神仙酿造的甘露。
清夜难眠,桂花香气弥漫成阵。
只担心今晚的月亮,再次阴晴不定。
却期待着再次团圆,然而未来的期盼难以询问。

注释:

  • 殢人娇:词牌名,意为“使人醉心的娇美”。
  • 银蟾:指月亮,蟾蜍常与月亮的传说相联系。
  • 嫦娥:月宫的仙女,常被描绘为月亮的化身。
  • 云韶:古代音乐,象征高雅的乐曲。
  • 桂香:指桂花的香气,象征中秋的气息。
  • 阴晴无准:指月亮的阴晴变化无常,象征世事难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无咎,宋代词人,以其清丽的词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情,常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殢人娇》创作于中秋时节,正值团圆佳期,词人借景抒情,表达对月亮的喜爱和对团圆的向往。

诗歌鉴赏:

《殢人娇》通过细腻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中秋夜的美丽景色和词人对团圆的渴望。开篇以“露下天高”引入,传达出一种清新高远的感觉,提示读者进入一个富有诗意的境界。接着提及“银蟾”,暗示月亮的光辉与美丽,透出一种欢愉的情绪。嫦娥的出现则让人联想到传说中的月宫,增添了神秘色彩。

在描绘夜晚的情景时,词人用“慢奏云韶”表达对音乐的吟唱与生活的享受,结合桂香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然而,紧接着的“只愁来夕”则流露出对未来的不安,预示着月亮阴晴变化的无常,象征着人生的变幻无常。

整首词情感真挚,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团圆无望的惆怅,展现了词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优美的词句,词人成功地将中秋的美景和复杂的人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露下天高,最是中秋景胜。
    描述中秋时节,露水丰盈,天空高远,营造出一个清新明亮的环境。

  • 喜小名银蟾十分增晕名。
    以“银蟾”来比作月亮,表达对月亮的喜爱,增添了它的光辉。

  • 嫦娥飞下,见雾鬟风鬓。
    嫦娥作为月亮的化身,描绘她在月空中的飘逸形象,增添神秘感。

  • 念八第行景园中,画谁能尽。
    词人回忆起八月的美景,感叹无人能完全描绘其美。

  • 慢奏云韶,美字斟仙酝。
    轻松地奏乐,细细品味美酒,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

  • 清不寐桂香成阵。
    由于桂花香气浓郁,难以入眠,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 只愁来夕,又阴晴无准。
    对于未来的担忧,表达了对月亮阴晴不定的无奈。

  • 却待约重圆,后期难问。
    期待未来的团圆,但又无法预测,流露出对团圆难以实现的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银蟾”,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拟人:嫦娥“飞下”给人一种生动的感觉。
  • 对仗:如“阴晴无准”与“重圆难问”,展现了诗词的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中秋美景的赞美、对团圆的盼望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复杂而深刻,既有欢愉又有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团圆与思念。
  • 嫦娥:象征美丽与神秘。
  • 桂香:象征中秋的气息与传统文化的浓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小名银蟾”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月亮
    c) 一种乐器

  2. 词中提到的嫦娥象征什么? a) 爱情
    b) 美丽与神秘
    c) 财富

  3. 诗中的“阴晴无准”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未来的不安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b) 月亮
  2. b) 美丽与神秘
  3. b) 对未来的不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静夜思》同样描写了月亮和思念,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殢人娇》中的团圆主题有异曲同工之妙。两首词都通过月亮的意象传达出浓厚的情感,却各有侧重,前者更为直接,后者则渗透着更多的生活哲理。

参考资料:

  • 《宋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无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