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嵯峨擅北高,幽静还西竺。
虎蹲石根奇,龙蟠藤蔓曲。
面横白水湖,背列浓岚谷。
鸟碎山逾空,起予诗不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飞来峰的壮丽景色。峰峦高耸,北方的山脉显得尤为雄伟,西边的竹林则显得幽静而深邃。石根处如同猛虎伏卧,奇特的岩石形状令人惊叹,而青藤缠绕的形态又像是盘踞的龙。面前的湖水白波荡漾,背后则是浓厚的雾气弥漫的山谷。鸟儿在空中飞翔,打破了山间的宁静,因而激发了我创作诗歌的灵感,使我的诗歌显得不平凡。
注释
- 嵯峨:形容山高而险峻。
- 竺:指的是竹子,这里用来形容竹林。
- 虎蹲石:形容岩石奇特,形态如同猛虎。
- 龙蟠藤:比喻藤蔓缠绕的形状如同龙在盘踞。
- 白水湖:形容湖面波光粼粼。
- 浓岚谷:形容山谷中雾气较浓,景色朦胧。
- 鸟碎山逾空:鸟儿在空中飞翔,打破了山间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阳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山水诗著称。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常寄情于山水之间。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游历飞来峰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悠然自得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隐逸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飞来峰为背景,融合了山水的雄伟与细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开篇的“嵯峨擅北高,幽静还西竺”直接引入景致,北方的高山与西方的竹林形成鲜明对比,展示出自然景观的多样性与层次感。接下来的“虎蹲石根奇,龙蟠藤蔓曲”则通过生动的比喻,赋予岩石与藤蔓以生命,仿佛它们也在静静地守望着这片土地。
诗的后半部分“面横白水湖,背列浓岚谷”将视角拉开,描绘了湖水的明亮与山谷的朦胧,给人一种开阔而又神秘的感觉。最后一句“鸟碎山逾空,起予诗不俗”则是诗人的自我感悟,鸟儿在空中飞翔,打破了山的沉寂,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自信与追求。这种从自然到自我的转变,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更让人领悟到诗人内心的澎湃与激情,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嵯峨擅北高:描绘北方山脉的险峻与高耸。
- 幽静还西竺:描写西边竹林的静谧。
- 虎蹲石根奇:形容奇特的岩石形状像虎。
- 龙蟠藤蔓曲:藤蔓的形态如同龙缠绕。
- 面横白水湖:面前是波光粼粼的湖水。
- 背列浓岚谷:背后是浓雾弥漫的山谷。
- 鸟碎山逾空:鸟儿在空中飞翔,打破宁静。
- 起予诗不俗: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虎蹲石根奇”,将岩石比作猛虎,形象生动。
- 拟人: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状态,赋予它们以生命。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诗歌创作的自信,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虎:象征力量与威严,代表自然的壮丽。
- 龙:象征神秘与灵动,代表生机与希望。
- 湖水:象征宁静与深邃,反映内心的平和。
- 山谷:象征隐秘与幽深,代表对自然的探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虎蹲石根奇”是指什么?
- A. 奇特的岩石
- B. 竹林
- C. 湖水
-
诗人通过什么激发了创作灵感?
- A. 山的宁静
- B. 鸟儿的飞翔
- C. 湖水的波光
-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友谊的赞美
- B. 自然与人的和谐
- C.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写自然景色,但更多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阳枋的诗则更强调自然对诗歌创作的激发,两首诗在风格上有共通之处,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艺术与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