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过吕子羽上舍乐潜山庄
作者: 黄玉衡〔清代〕
原文展示:
南郭行吟去,江天月一痕。
清秋何处笛,红叶几家村。
云气凉生袂,溪声曲到门。
主人迎我笑,画理得深论。
白话文翻译:
我在南郭吟唱而去,江面上月光如一条细线。
清秋时节,哪里传来笛声?红叶映衬着几家村庄。
云雾带来一阵凉意,溪水的声音曲调悠扬地传到我门前。
主人热情地迎接我,笑着和我讨论那深邃的画理。
注释:
- 南郭:指南山的方向,这里可能是指吟游的地方。
- 行吟:漫步吟唱,表示一种游荡和自在的状态。
- 月一痕:形容月光细腻如线,映照在江面上。
- 清秋:指清爽的秋天,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 笛:指笛子,常用来演奏悠扬的乐曲。
- 红叶: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和诗情画意。
- 凉生袂:意为凉风吹起衣袖,形容秋天的气息。
- 曲到门:指溪水流淌发出的音乐声传到门前。
- 画理:指绘画的道理或技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玉衡,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貌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秋天,诗人可能在游览吕子羽的山庄时,感受到了自然的美景与友人的热情。在这幅宁静的秋日画面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歌鉴赏:
《过吕子羽上舍乐潜山庄》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与对友人情谊的珍惜。诗的开头,诗人以“南郭行吟去”引入,展现了他悠然自得的状态,营造出一种随性而行、融入自然的意境。接着,诗人描绘了江天月色,给人一种清冷而又明亮的感觉,仿佛可以听到月下的波涛轻声细语。
“清秋何处笛,红叶几家村”这一句,带出了秋天的色彩与声音,笛声与红叶共同构成了一幅秋日的美丽画卷,既有视觉的美感,也有听觉的享受。“云气凉生袂,溪声曲到门”是对自然变化的细致观察,凉风拂袖,溪水叮咚,诗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自然的气息,描绘出一幅动静结合的自然图景。
最后两句“主人迎我笑,画理得深论”则转向人际关系,诗人受到热情的接待,与友人探讨画理,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与和谐。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外部环境中,传达出不拘一格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友情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郭行吟去:诗人自南郭吟唱而去,显示出一种自由、洒脱的精神状态。
- 江天月一痕:描绘出幽静的江面与明亮的月光,增强了诗的意境。
- 清秋何处笛:引入秋天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
- 红叶几家村:红叶代表秋天,村庄则是温暖的人居,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秋日的情趣。
- 云气凉生袂:描绘秋天的凉爽,体现出自然的变化。
- 溪声曲到门:水流声如乐曲般悦耳,传达出一种和谐的自然之音。
- 主人迎我笑:主人热情的笑容传递了友好的氛围。
- 画理得深论:通过讨论画理,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一痕”将月光比作细线,形象生动。
- 拟人:“溪声曲到门”使溪水似乎有了音乐感,增强了诗的动感。
- 对仗:如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宁静之美的赞美,以及与友人聚会时的愉悦心情,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天:象征着宽广的天地,代表一种无限的可能性。
- 月:常用来象征清冷与宁静,带有孤独的情感。
- 笛声:象征着音乐与文化,传递出悠扬和抚慰的情感。
- 红叶: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与生命的流逝,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 溪水:象征着流动与生命,传达出自然的声音与生命的律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元代 -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主要包括哪些?
a. 竹林
b. 江水与红叶
c. 雪山
d. 旷野 -
“主人迎我笑”中的“主人”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诗人的朋友
c. 诗人的家人
d. 陌生人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问答》王维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 《山中问答》与《过吕子羽上舍乐潜山庄》都描写了自然的宁静与人与自然的和谐,但前者更侧重于山水的精致,而后者则强调了秋天的氛围与友情的温暖。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黄玉衡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