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

时间: 2025-01-01 12:49:21

万法出无门,纷纷使智昏。

徒称谁氏子,独立天地元。

实际且何有,物先安可存。

须知不动念,照出万重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禅诗
作者:皎然 〔唐代〕

万法出无门,纷纷使智昏。
徒称谁氏子,独立天地元。
实际且何有,物先安可存。
须知不动念,照出万重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诸法无门、无所依赖的境界,纷繁复杂的事物让人的智慧变得模糊不清。无论是谁的弟子,都在独立的天地之中。其实,真正的存在又有什么呢?事物如果不安于本质,又如何能够存活?应当明白,只有不动念,才能照见万千的源头。

注释

  • 万法:指万事万物、各种法则。
  • 无门:无所依赖、无所归属。
  • 智昏:智慧模糊、迷茫。
  • 徒称:空口称说,没有实际意义。
  • 独立天地元:独自存在于天地之间,回归本源。
  • 实际:真实存在的事物。
  • 安可存:又如何能够存在。
  • 不动念:心中没有妄念。
  • 万重源:无数的根源。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万法出无门”可以引申至佛教思想,意指万物皆无常,无法依赖固定的法则。诗人通过这种哲学思考,映射出人生的无常与复杂,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明悟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皎然,唐代诗人,出身于士族,因其作品风格清新、意境深远,受到后世的高度评价。皎然的诗多涉及禅宗思想,反映出他对生命与自然的独特理解。

创作背景:唐代是中国诗歌的繁荣时期,文化交流频繁,佛教思想盛行。皎然的诗作在此背景下,受到禅宗影响,常常探讨生命的本质和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禅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哲理,表面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着对生命、宇宙及存在的深刻思考。诗中开篇“万法出无门”,即指出世间万物的无常与无所依附,给人一种虚无的感觉。而“纷纷使智昏”则揭示了复杂的事物让人迷惑,难以分辨真伪,反映出人们在纷扰世界中所遭遇的困惑。

接下来的“徒称谁氏子,独立天地元”,则展现了对身份的怀疑与对本源的追寻,强调了个体在浩瀚宇宙中的独立与孤独。最后的“须知不动念,照出万重源”则引导人们回归内心,只有在内心宁静时,方能看清万物的真实源头。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深邃的哲学思考,既具有禅宗的智慧,又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万法出无门:万物的本源没有固定的门径可循。
    • 纷纷使智昏:纷繁复杂的事物让人的智慧变得模糊。
    • 徒称谁氏子:徒然称呼他人的身份,最终还是要回归本源。
    • 独立天地元:在天地之间独立存在,回归原始的状态。
    • 实际且何有:真正的存在又是什么呢?
    • 物先安可存:事物如果不安本质,如何能存在?
    • 须知不动念:要明白只有心中不动念,才能看清万物的根源。
    • 照出万重源:照见万千的真实源头。
  • 修辞手法

    • 比喻:万法无门比喻无常与无依。
    • 对仗:诗中每句有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中心思想在于探讨生命的本质与内心的宁静,强调禅宗哲学的智慧,指导人们在繁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明悟。

意象分析

  • 万法:象征万事万物,反映世界的复杂性。
  • 无门:象征无依无靠,体现存在的虚无。
  • 不动念:象征内心的宁静,是通向智慧的途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万法出无门”中的“法”指的是: A. 法律
    B. 事物与现象
    C. 作法
    D. 规则

  2. “须知不动念”表达了什么含义? A. 要动心思
    B. 保持内心宁静
    C. 不要思考
    D. 追求外在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鹿柴》同样表现出宁静的自然景象,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 《赋得古原草送别》则通过草的生长与凋零,反映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流转。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禅宗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