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郭贫居》

时间: 2025-01-01 13:02:04

进乏广莫力,退为蒙笼居。

三年失意归,四向相识疏。

地僻草木壮,荒条扶我庐。

夜贫灯烛绝,明月照吾书。

欲识贞静操,秋蝉饮清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北郭贫居
作者: 孟郊 〔唐代〕

进乏广莫力,
退为蒙笼居。
三年失意归,
四向相识疏。
地僻草木壮,
荒条扶我庐。
夜贫灯烛绝,
明月照吾书。
欲识贞静操,
秋蝉饮清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孟郊在贫困的北郭小屋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进退之间,他无力追求广阔的生活,最终只能退回到幽暗的居所。三年失意的岁月使他与外界的联系愈发疏远。尽管这偏僻的地方草木繁茂,但他仍感到孤寂,只有荒草扶持着他的茅屋。夜晚,他的灯烛已然熄灭,只有明亮的月光照耀着他的书稿。他渴望理解那份坚贞安静的操守,仿佛秋蝉在清幽的虚空中饮着露水。

注释:

  • :缺乏。
  • 蒙笼居:指幽暗的居所。
  • 失意:指遭遇挫折或不如意。
  • 四向相识疏:四处的朋友都变得疏远。
  • 地僻:指地处偏僻。
  • 扶我庐:扶持我的茅屋。
  • :断绝。
  • 贞静操:指坚贞安静的品德。
  • 秋蝉:秋天的蝉,象征孤独与清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孟尝,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豪放激越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一生多遭挫折,曾多次科举不中,贫困潦倒。孟郊的诗往往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人生苦闷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孟郊晚年,反映了他的生活境遇与心理状态。生活的艰辛和失意让他在偏僻的北郭中感受到孤独与无奈,然而也使他在静谧的夜晚中思索人生的深刻意义。

诗歌鉴赏:

《北郭贫居》是孟郊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所写的一首诗,诗中流露出浓厚的孤独感和自我反省。首联“进乏广莫力,退为蒙笼居”交代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生动地描绘出他在追求理想生活与现实困境之间的无奈与痛苦。接着,诗人表达了因失意而与外界疏离的感受,既有对朋友的思念,也显露出一种无奈的消极态度。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转而描绘自然的景象:“地僻草木壮,荒条扶我庐”,在偏僻的环境中,尽管有草木的茂盛,却更显得诗人的孤寂。夜晚的灯烛熄灭,明月的光辉成为他唯一的陪伴。“欲识贞静操,秋蝉饮清虚”则表现了对内心宁静的向往,诗人希望能够领悟那份静谧与高洁的品德。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痛苦到反思,最终达到一种宁静的理想状态,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进乏广莫力:进入社会的广阔空间,却无力有所作为。
  2. 退为蒙笼居:被迫退回到狭小而幽暗的居所。
  3. 三年失意归:经历了三年的失意,最终选择归隐。
  4. 四向相识疏:四周的朋友都变得疏远,失去了联系。
  5. 地僻草木壮:偏僻的地方反而草木茂盛,形成鲜明对比。
  6. 荒条扶我庐:荒草扶持着我的茅屋,反映生活的艰辛。
  7. 夜贫灯烛绝:夜晚的灯烛已经熄灭,显现出贫困的生活。
  8. 明月照吾书:只有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我的书本,增添了几分清幽。
  9. 欲识贞静操:渴望理解那份坚贞与安静的品质。
  10. 秋蝉饮清虚:秋天的蝉在空旷中饮露,象征着孤独而清冷的宁静。

修辞手法:

  • 对比:将“进乏广莫力”与“退为蒙笼居”形成鲜明对照,突显内心的矛盾。
  • 意象:通过“草木”、“灯烛”、“明月”等意象,展现自然与内心的共鸣。
  • 象征:秋蝉象征孤独,暗示诗人的内心世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孤独感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体现了孟郊对生活的深刻反省与对宁静心境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灯烛:象征着希望与知识的光芒。
  • 明月:代表着清澈与宁静,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
  • 秋蝉:象征孤独与清静,表达诗人对安静生活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孟郊的《北郭贫居》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与失落
    • C. 愤怒
    • D. 怀旧
  2. 诗中提到的“明月”象征着什么?

    • A. 友情
    • B. 希望与宁静
    • C. 争斗
    • D. 财富
  3. 诗的最后一句“秋蝉饮清虚”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 A. 对繁华的向往
    • B. 对宁静的渴望
    • C. 对权力的追求
    • D. 对生活的厌倦

答案:

  1. B. 孤独与失落
  2. B. 希望与宁静
  3. B. 对宁静的渴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的诗作,描绘了诗人在艰难环境中的孤独与思考。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表达了思乡之情与孤独感。

诗词对比:

  • 《北郭贫居》与《登高》:两者都表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孤独与反思,但《登高》更侧重于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而《北郭贫居》则专注于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孟郊研究》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北郭贫居》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