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游》

时间: 2025-01-01 13:12:03

淅淅风生砌,团团日隐墙。

遥空秋雁灭,半岭暮云长。

病叶多先坠,寒花只暂香。

巴城添泪眼,今夜复清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淅淅风生砌,团团日隐墙。
遥空秋雁灭,半岭暮云长。
病叶多先坠,寒花只暂香。
巴城添泪眼,今夜复清光。

白话文翻译:

轻柔的风在石阶上流动,阳光慢慢隐没在墙壁后。
远空的秋雁逐渐消失,半山的暮云悠长。
病弱的树叶先掉落,寒冷的花朵只暂时散发香气。
巴城的泪眼愈加模糊,今夜又见清冷的月光。

注释:

  • 淅淅:形容风声细微、柔和。
  • 团团:形容阳光在墙面上形成的光影。
  • 遥空:远处的天空。
  • 病叶:形容枯萎的树叶。
  • 寒花:指在寒冷季节仍能开花的植物。
  • 巴城:指巴蜀地区,杜甫曾在此地生活。
  • 清光:指明亮的月光。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巴城”,是指杜甫曾经流亡的地方,反映了他在战乱中对家乡的思念与凄凉的心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称为“诗圣”。他生活在动荡的安史之乱时期,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苦难。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杜甫流亡生涯,正值晚秋时节,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薄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天的黄昏,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反映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诗的开头“淅淅风生砌,团团日隐墙”,描绘出一种静谧的秋日气氛,风轻轻吹动,阳光在墙上留下斑驳的影子,仿佛在诉说时间的流逝。接下来的“遥空秋雁灭,半岭暮云长”,则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迁徙的孤独,秋雁的消失象征着离别与失落。

“病叶多先坠,寒花只暂香”句中,病叶的凋落与寒花的短暂香气,更是反映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最后两句“巴城添泪眼,今夜复清光”,将情感推向高潮,巴城的泪眼不仅是对故乡的思念,也是对过往岁月的感慨,清冷的月光再次照耀,似乎在提醒诗人,尽管现实艰难,但光明依然存在。

整首诗在自然景色中蕴藏着深厚的情感,体现了杜甫对家国的关切和个人命运的无奈,是一种典型的“诗中有画”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淅淅风生砌:轻柔的秋风在石阶上荡漾,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2. 团团日隐墙:阳光被墙壁遮挡,暗示着白天的结束,夜晚的来临。
  3. 遥空秋雁灭:远处的秋雁逐渐消失,象征着离别与孤独。
  4. 半岭暮云长:傍晚的云层拉长,给人一种悠远的感觉。
  5. 病叶多先坠:树叶因病而先落,表现了生命的脆弱。
  6. 寒花只暂香:寒冷环境中,花朵的香气短暂,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易逝。
  7. 巴城添泪眼:诗人对巴城的思念,使他倍感伤感。
  8. 今夜复清光:夜晚的明月再次照耀,带来一丝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病叶”与“寒花”,通过病态与寒冷的意象,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如“遥空秋雁灭,半岭暮云长”,形成了整齐的音节和节奏。
  • 拟人:通过描写自然物象的状态,赋予其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怀、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雁:象征离别与孤独。
  • 病叶:象征生命的脆弱与失落。
  • 寒花:象征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 巴城:象征家乡与思念之情。
  • 清光:象征希望与光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淅淅”形容的是哪种自然现象?

    • A. 风声
    • B. 雨声
    • C. 叶声
  2. “病叶多先坠”中的“病叶”主要指:

    • A. 枯萎的树叶
    • B. 未成熟的果实
    • C. 新长出的嫩叶
  3. “巴城”指的是:

    • A. 杜甫的故乡
    • B. 诗人流亡的地方
    • C. 诗人理想中的地方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对比杜甫的《薄游》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前者更多地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内心的孤独,而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色传达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和闲适的心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传》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