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暇日独处寄鲁望》
时间: 2025-01-19 19:47: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闲日独处寄鲁望
皮日休 〔唐代〕
幽慵不觉耗年光,
犀柄金徽乱一床。
野客共为赊酒计,
家人同作借书忙。
园蔬预遣分僧料,
廪粟先教算鹤粮。
无限高情好风月,
不妨犹得事吾王。
白话文翻译:
在闲适的日子里,我独自一人,寄情于鲁望(即鲁迅)。不经意间,我的年华就这样消磨过去了,床头的犀角把玩、金徽装饰显得杂乱无章。乡间的朋友们一起谋划着借酒消愁,而家里的人则忙着借书。园里的蔬菜提前打算分给僧人,粮仓里的米提前算好了鹤的口粮。无限的高雅情趣与美好的风月,不妨也可以做些事情来奉献于我所尊敬的君王。
注释:
字词注释:
- 幽慵:幽静懒散,形容人处于一种闲适状态。
- 犀柄金徽:指用犀角和金属制成的装饰品,象征奢华。
- 野客:指乡间的朋友。
- 赊酒计:借酒的计划。
- 借书忙:形容家中忙着借书的事务。
- 园蔬:指自家园子里的蔬菜。
- 分僧料:指将蔬菜分给僧人。
- 廪粟:指粮仓中的谷物。
- 鹤粮:指鹤所需的食物,常用来比喻珍贵的粮食。
- 高情好风月:高雅的情趣和对风月的喜爱。
典故解析: “鲁望”在诗中可能指代鲁迅,寓意对文化人的寄托与向往。诗中提到的“园蔬”“鹤粮”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皮日休,字梦得,号青莲,唐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风格潇洒,常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结合,展现出一种闲适与哲理的境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生活的闲暇时光,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诗中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以及对高雅情趣的追求,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个人修养与自然生活的重视。
诗歌鉴赏:
《暇日独处寄鲁望》表现了皮日休在闲适生活中的思考与情感。诗的开头通过“幽慵不觉耗年光”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虑,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给人以一种失落感。接下来“犀柄金徽乱一床”,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生活的奢华与混乱,暗示内心的纷乱。随后,诗人转向社会生活,描绘乡间朋友的借酒计和家人的忙碌,展现了生活的琐碎与人际关系的复杂。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园蔬预遣分僧料”与“廪粟先教算鹤粮”展现出对自然与生活的关注,表现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无限高情好风月”,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又暗示了他不忘对国家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他高尚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时间流逝的珍惜,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幽慵不觉耗年光:在幽静懒散中不知不觉地消磨了时光。
- 犀柄金徽乱一床:犀角的把玩与金徽的装饰显得杂乱无章,暗示生活的奢华与无序。
- 野客共为赊酒计:乡间朋友们一起商量借酒的计划,表现出生活的随意与轻松。
- 家人同作借书忙:家里的人忙着借书,展现了家庭生活的勤勉与学习氛围。
- 园蔬预遣分僧料:自家的蔬菜提前打算分给僧人,表现出诗人的慷慨与对生活的关心。
- 廪粟先教算鹤粮:粮仓里的米提前算好了鹤的口粮,暗示对生活的细致安排。
- 无限高情好风月:诗人对高雅情趣与美好风月的向往,表现出内心的追求。
- 不妨犹得事吾王:即便如此,也不妨为国家的事务奉献力量,展现出对国家的责任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犀柄金徽的描写,象征奢华与无序。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列举“赊酒计”“借书忙”等,展现生活的琐碎与丰富。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思生活的意义与时间的珍贵。诗人在闲适的生活中感受到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国家的责任感,表现了一种深刻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犀柄金徽:象征奢华与矛盾的内心状态。
- 园蔬:代表自然与简单生活的美好。
- 风月:象征高雅情趣,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鹤粮:寓意珍贵的生活资源,体现对生活的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幽慵”是什么意思?
- A. 忙碌
- B. 懒散
- C. 紧张
-
诗人提到的“犀柄金徽”主要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奢华与混乱
- C. 简朴生活
-
最后一句“不妨犹得事吾王”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什么态度?
- A. 漠不关心
- B. 责任感与奉献精神
- C. 逃避现实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by杜甫
- 《静夜思》 by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将皮日休的《暇日独处寄鲁望》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比较。王维的作品同样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生活的思考,但更多地强调了自然与心灵的和谐,而皮日休则在闲适中思考社会与责任,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皮日休研究》
以上内容综合了对《暇日独处寄鲁望》的多方面分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