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罗浮轩辕先生所居》
时间: 2025-01-19 19:51: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乱峰四百三十二,
欲问征君何处寻。
红翠数声瑶室响,
真檀一炷石楼深。
山都遣负沽来酒,
樵客容看化后金。
从此谒师知不远,
求官先有葛洪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罗浮山的感受,诗中提到的“乱峰”指的是山的峰峦重叠,共有四百三十二座。作者想要询问征君(这里指隐居的高人)在哪里可以找到他。诗中提到的“红翠”是指在瑶室(仙人的居所)里传来的几声悦耳的音乐,似乎是在欢迎他。而“真檀一炷石楼深”则描绘了一个香烟缭绕的深邃地方。接下来,诗人提到山中有酒送来,樵夫能够看到化作金子的景象,暗示着修道的成就。最后,诗人表示,今后拜访老师就不会远了,想要做官的话,心中要有葛洪的志向。
注释:
- 乱峰:指山峰重叠的样子,这里是形容罗浮山的景象。
- 征君:隐士或高人,常用以指代追求道理或理想的人。
- 红翠:指美妙的音乐声,象征高雅的环境。
- 瑶室:指仙人的居所。
- 真檀:真桧木制的香,通常用于祭祀或供奉。
- 石楼:可能指高深的道观或隐士的居所。
- 化后金:指修道成功,转化为金的过程,象征道教的修炼成就。
- 葛洪:东晋时期著名道士,以追求长生不老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皮日休(约835年—883年),字季常,号青松,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风光,表现隐逸生活及对道教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皮日休隐居于罗浮山期间,反映了他对道教文化的追求以及对高人生活的向往。罗浮山以其秀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道教文化而闻名,是许多文人雅士隐居的理想之地。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对高人“征君”的向往。诗的开头以“乱峰四百三十二”描绘出罗浮山的壮丽景色,数字的使用增添了景观的具体感,仿佛让读者看到了那连绵不绝的山峰。接着,诗人通过询问“征君何处寻”展示了他对隐士生活的渴望,想要追随那些超脱世俗的人。
“红翠数声瑶室响”,这句描绘了音乐的悠扬,营造了一个美丽而神秘的氛围,仿佛诗人已经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而“真檀一炷石楼深”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神秘感,石楼的深邃与真檀的香气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隐士们的修行生活。
在诗的后半段,诗人提到“山都遣负沽来酒”,这句展现了山中生活的闲适与惬意,表明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即便不问世事,也能享受生活的乐趣。最后的“求官先有葛洪心”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葛洪作为道教的代表,象征着追求长生和超脱的精神,诗人希望自己能有葛洪般的志向与追求。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道教文化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堪称一篇具有深刻哲理及美学价值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乱峰四百三十二:描绘山的壮丽,数字使山的形象更加生动。
- 欲问征君何处寻:表达对高人的向往,显示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渴望。
- 红翠数声瑶室响:传达出一种高雅的音乐,象征着仙境的氛围。
- 真檀一炷石楼深:通过香气与深邃的空间映衬出隐士的修行生活。
- 山都遣负沽来酒:表现了山中生活的闲适,享受自然的乐趣。
- 樵客容看化后金:暗示通过修道可以获得成就,表达了对道教的认可。
- 从此谒师知不远:指向未来,表示与高人之间的距离不再遥远。
- 求官先有葛洪心:强调理想与追求,葛洪成为一种精神象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比作隐士的居所,展现出山的神秘与高远。
- 对仗:如“山都遣负沽来酒”,此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葛洪象征着追求长生与理想的志向,赋予诗歌更深的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罗浮山的描绘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追求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峰:象征着高远和追求,隐喻诗人追求的理想。
- 瑶室:代表着仙人的居住地,象征着高尚的生活。
- 真檀:象征着清净和修行的环境。
- 酒:象征着生活的惬意和享受。
- 葛洪:象征着追求理想和长生不老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乱峰”有多少座?
- A. 432
- B. 400
- C. 450
- D. 440
-
“征君”指的是?
- A. 诗人
- B. 隐士或高人
- C. 酒客
- D. 樵夫
-
诗中提到的葛洪象征着什么?
- A. 追求财富
- B. 追求长生与理想
- C. 追求名声
- D. 追求权力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水,表达隐逸生活的惬意与自然的和谐。
- 李白《庐山谣》:通过更为豪放的语言,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自由精神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皮日休与唐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