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和唐公北使途中见寄二首
作者: 韩维
文史平居乐,尘埃少别心。
都门开柳色,樽酒驻车音。
汉节光华远,春风藻思深。
一闻传丽句,清兴霭盈襟。
白话文翻译:
全诗的意思是:我在平常的文史中感到快乐,心中没有离别的忧愁。京城的柳树绿意盎然,酒杯在车旁驻留,伴随着悦耳的声音。汉朝的节操和光辉早已远去,春风中充满了美好的思绪。每当听到传来的优美诗句,清新的兴致便如云雾般弥漫在襟怀之间。
注释:
- 文史:这里指文学与历史,古代士人所追求的修身养性之道。
- 尘埃少别心:指心中没有因尘世纷扰而产生的离别忧愁。
- 都门:指京城,这里特指当时的汴京。
- 樽酒:酒杯,古代常用来敬酒。
- 汉节:汉朝的节操和光辉,象征着历史的光辉。
- 藻思:指美好的思想和情感。
- 丽句:优美的诗句。
典故解析:
- 汉节光华:指汉代的光辉历史,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诗人借此表达对历史的追思与向往。
- 春风:常象征生机与希望,代表着美好的情感与思想的涌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字景文,号清江,宋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抒情见长,注重意象和情感的表达。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和唐公(当时的北使)相识之际,二人因公事而相聚,期间产生了对文史的热爱和对离别忧愁的淡然。诗中蕴含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历史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文人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历史与友情的深切思考。开篇的“文史平居乐”表达了诗人从文史中获得的内心宁静和快乐,显示出他对平淡生活的向往。接着以“尘埃少别心”来表现他与世无争的态度,心中没有因离别而产生的忧愁,反而因身处热闹的都城而感到愉悦。
“都门开柳色,樽酒驻车音”则描绘了春日京城的美丽景象,柳树吐绿,酒杯在车旁驻留,仿佛将一切美好的事物凝聚在这一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同享受生活的场景。
“汉节光华远,春风藻思深”进一步引入历史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汉代辉煌历史的追念,表达了对过往的感慨,以及春风带来的美好思绪,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最后一句“一闻传丽句,清兴霭盈襟”则将这一切的情感和思绪浓缩为对美丽诗句的感受,清新的兴致如云雾般弥漫,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细腻,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回忆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文史平居乐:诗人从文学与历史中获得了平常的快乐,表达了他对文化的热爱。
- 尘埃少别心:在平和的生活中,他的心灵没有因尘世的纷扰而感到离别的痛苦。
- 都门开柳色:描绘了京城春天的美丽景象,柳树的绿意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樽酒驻车音:酒杯驻留在车旁,伴随着悠扬的声音,象征着友人之间的欢聚。
- 汉节光华远:追忆汉代的辉煌,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思考。
- 春风藻思深:春风带来美好的思绪,象征着生机与情感的涌动。
- 一闻传丽句:每当听到传来的优美诗句,内心便涌起清新的情感。
- 清兴霭盈襟:清新的兴致如云雾般弥漫在襟怀之间,表达诗人内心的愉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文史平居乐,尘埃少别心”,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如“清兴霭盈襟”,将兴致比作云雾,形象生动。
- 排比:诗中多处运用排比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友情、历史与个人情感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化的热爱,以及在离别与相聚之间的淡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色:象征春天与生机,代表着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 樽酒:象征友谊与欢聚,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 汉节:象征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代表着对过去辉煌的追忆。
- 春风:象征希望与生机,代表着美好的情感与思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韩维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
诗中提到的“尘埃少别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离别的忧愁
B. 内心的宁静
C. 生活的烦恼
D. 对未来的期待 -
“汉节光华远”中提到的“汉节”指的是什么? A. 汉朝的节日
B. 汉代的历史与光辉
C. 汉朝的文化
D. 汉代的诗人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对比韩维的此诗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都涉及到历史的追思,但韩维更侧重于对生活的感悟与友情的珍视,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历史的沉思与壮烈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