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曾太皇太后挽歌二首 其一
作者: 韩维 〔宋代〕
不宰功参帝,无疆道合坤。
帘帷保明辟,社稷付神孙。
身蹈姜任德,心通黄老言。
褒扬存手诏,奚仗史毫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曾太皇太后的哀悼。诗中提到她不求功名,公正地辅佐皇帝,追求天地间的和谐。她的智慧和德行犹如明亮的帘幕,保护着国家,托付给后代的子孙。她身上体现出姜太公的德行,内心又通达于黄老哲学的思想。对于她的褒扬与怀念,诗人不需要依赖历史的笔墨来论述。
注释
- 不宰:不操控、不干预。
- 功参帝:意指不争功名,与皇帝并肩辅佐。
- 无疆:没有界限、广泛。
- 道合坤:道与大地相合,象征和谐。
- 帘帷:指帷幕,暗指保护、庇护。
- 社稷:国家,指国家的安定与繁荣。
- 神孙:后代子孙,指托付给后代。
- 姜任德:姜太公的德行,象征智慧与仁德。
- 黄老言:黄老之学,指道家思想。
- 褒扬:称颂、赞美。
- 手诏:皇帝的命令。
- 史毫论:历史的记载与评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字公仪,号白云,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思考,作品多涉及政治、伦理和哲学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曾太皇太后去世之际,诗人以挽歌的形式表达了对其深切的怀念与敬仰。曾太皇太后在历史上以其贤德而闻名,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她的无私奉献及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哀悼的形式,体现了对曾太皇太后的崇高敬意。开头两句“不宰功参帝,无疆道合坤”意在强调她的政治智慧与道德修养,既不争功名,又能治国理政,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接着,诗人用“帘帷保明辟,社稷付神孙”描绘了她的庇护与托付,意在表达国家的安稳与未来的希望。
在中间部分,诗人提到“身蹈姜任德,心通黄老言”,这不仅是对曾太皇太后品德的赞颂,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崇,体现出他对儒道思想的认同。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了对她的追念,认为对她的赞美无需依赖史书里的记载,因为她的品德和贡献早已铭刻在人民心中。
整首诗在用词上简洁而深刻,情感真挚而厚重,展现了韩维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底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宰功参帝:曾太皇太后不操控权力,而是公正地辅佐皇帝。
- 无疆道合坤:她追求无边的和谐,像大地一样包容。
- 帘帷保明辟:她的智慧如帷幕,保护着国家的明亮前景。
- 社稷付神孙:国家的安定与繁荣托付给后代子孙。
- 身蹈姜任德:她的品德如姜太公,具备极高的道德标准。
- 心通黄老言:她的思想深通道家哲学,体现了深邃的智慧。
- 褒扬存手诏:对她的赞美与记忆,诗人无需依赖历史的记载。
- 奚仗史毫论:对她的敬仰不需要历史的评论来证明。
修辞手法
- 对仗:例如“功参帝”与“道合坤”,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智慧比作“帘帷”,形象地表达了保护和庇护的意义。
- 典故:姜太公与黄老思想的提及,增加了诗句的文化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曾太皇太后的崇敬与怀念,表达了她在历史长河中所扮演的贤德角色,以及她对国家和后代的深远影响。通过对她品德和智慧的赞美,诗人寄托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帘帷:象征保护与庇护,暗指曾太皇太后对国家的呵护。
- 社稷:代表国家和人民,体现了对国家繁荣的期望。
- 姜任德:象征德行与智慧,体现出对历史贤人的追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姜任德”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诸葛亮
- B. 姜太公
- C. 孙子
- D. 王阳明
-
诗人认为曾太皇太后的智慧和品德怎样?
- A. 不重要
- B. 需要历史记载
- C. 超越历史记载
- D. 仅仅是个人事迹
-
“社稷付神孙”中的“社稷”指代什么?
- A. 国家
- B. 家庭
- C. 个人
- D. 学校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悼李白诗》
- 《哀江头》
诗词对比
- 《悼李白诗》:同样是以哀悼形式,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思念与敬仰,风格上更加直接而深情。
- 《哀江头》: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主题上与《曾太皇太后挽歌》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韩维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