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葛谦问》

时间: 2025-01-14 08:16:02

从来钟鼎不关心,此去溪山更可人。

傥有新诗摹胜槩,好凭尺素寄双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葛谦问
作者: 蔡戡 〔宋代〕
从来钟鼎不关心,此去溪山更可人。傥有新诗摹胜槩,好凭尺素寄双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从来那些钟鼎之器并不让我关心,而这次出行去的溪山景色更令人向往。如果有新的诗作能描绘出这美景,希望能够借助书信寄给你这位朋友。

注释:

  • 钟鼎:古代的器物,象征权势和富贵。
  • 溪山:指山水景色,寓意自然之美。
  • :倘若,假如。
  • 新诗:指新的诗作。
  • 摹胜槩:描绘出美好的景象。
  • 尺素:指书信,尺素在古代常用来形容简短的信件。
  • 双鳞:指鱼的鳞片,可能象征着美好的情谊或者生活的乐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戡,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因其才情出众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蔡戡送别友人葛谦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生活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送葛谦问》是蔡戡的一首抒情诗,虽然作者在诗中提到对权势和富贵的无所谓,但实际上却通过对溪山美景的向往,表现了他内心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从来钟鼎不关心”,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权势地位的淡漠,显示出一种洒脱的性格。接着“此去溪山更可人”,则暗示了他对即将到来的自然之旅的期待和赞美,透出一种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向往。

而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希望能收到友人寄来的新诗,既表明了对友人创作的期待,也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通过“好凭尺素寄双鳞”,可以看出友谊的重要性,诗人希望通过书信与友人保持联系,共同分享生活的点滴与美好。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清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友情的深刻思考,寓情于景,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从来钟鼎不关心:表示诗人对权势和地位的漠然,强调内心对物质的无所谓。
  2. 此去溪山更可人:转而表达对美丽山水的向往,这里“溪山”是自然美的象征。
  3. 傥有新诗摹胜槩:如果有新诗寄来,能够描绘出美好的景象,显示出对诗歌创作的期待。
  4. 好凭尺素寄双鳞:希望通过书信来传递情谊,体现出对友人的关怀和思念。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钟鼎”与“溪山”形成对比,突显了两种不同的价值观。
  • 比喻:将书信比作“尺素”,生动形象地传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
  • 意象:山水的意象贯穿全文,表现了自然的美丽和诗人向往的生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蔡戡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对世俗权势的淡漠,同时体现了他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传达出一种洒脱、清新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钟鼎:象征权力、地位,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看法。
  • 溪山: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体现诗人内心的向往。
  • 新诗:象征着创作与美好事物的期待。
  • 尺素:象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情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蔡戡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从来钟鼎不关心”中“钟鼎”指的是什么?
    A. 自然景物
    B. 权势器物
    C. 诗歌作品
    D. 友人

  3. 诗中提到的“尺素”是什么?
    A. 一种诗歌形式
    B. 书信
    C. 自然景物
    D. 文具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同样表达友情与离别的情感。
  • 《山中问答》 by 王维: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例如,李白的《送友人》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祝福,尽管风格与蔡戡的《送葛谦问》不同,但同样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词典》
  • 《古典诗词赏析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