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晚步》
时间: 2025-01-04 13:50: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李流谦的《芜湖晚步》
迥陂积水长蒲蒋,
散步郊原借夕凉。
尘袖风巾嗟久旅,
稻畦柘迳似吾乡。
蛙声月色当空旷,
爨火人家在莽苍。
望合碧云人未至,
滞留愧客问行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芜湖散步时的所见所感。诗中提到,远处的水边长满了蒲草,闲逛在乡间原野,享受着傍晚的凉爽。旅途的尘土沾染在衣袖和头巾上,感叹旅途的漫长,眼前的稻田小路和乡间的景象让他想起故乡。蛙声和明月映照下的空旷之地,炊烟袅袅的人家隐匿在苍翠的树林中。远望碧蓝的天空,却不见同行的友人,心中有些愧疚,感叹自己滞留的孤独和对行踪的困惑。
注释:
- 迥陂:远离的水边,指的是水边的地方。
- 蒲蒋:蒲草和蒋草,常生长于水边。
- 尘袖:旅途中沾染上的尘土,指旅人的衣袖。
- 风巾:头上围的巾子,常用于遮阳或防风。
- 稻畦:稻田的田埂。
- 柘迳:柘树旁的小路。
- 蛙声:青蛙的叫声。
- 爨火:炊烟,指的是做饭的火。
- 莽苍:苍翠的树林。
- 望合碧云:望着蓝天白云的样子。
- 行藏:行踪和去向,表示对他人状况的关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流谦(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乡土情怀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与当时的士人文化相得益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游览芜湖时,正值傍晚,诗人在自然中感悟人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旅途的孤独感。这种情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尤为常见,许多文人因战乱或仕途而流离失所,心中难免生出惆怅。
诗歌鉴赏:
《芜湖晚步》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作,展现了李流谦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傍晚的乡村景象,展现出一种温暖而又 melancholic 的情绪。开篇“迥陂积水长蒲蒋”中的“迥陂”一词,既描绘出水边的宁静,也暗示了作者的孤独感。接下来的“散步郊原借夕凉”,则让人感受到初秋傍晚的清凉,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通过“尘袖风巾嗟久旅”表达了对漫长旅途的感慨,这种感慨不仅是对身体疲惫的描述,更是对心灵疲惫的反映。在眼前的稻田和柘树小路中,诗人找到了与故乡的共鸣,这种乡愁情绪在“似吾乡”的句子中达到了高潮。
在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蛙声、月色、炊烟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然而,最后一句“滞留愧客问行藏”则回到了孤独的主题,诗人一方面想要与友人相聚,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独自旅行的现实。这种情感的交织,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迥陂积水长蒲蒋”:远处的水边长满了蒲草和蒋草,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暗示着诗人的孤独。
- “散步郊原借夕凉”:闲逛在乡间,享受傍晚的清凉,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
- “尘袖风巾嗟久旅”:旅途的疲惫,身上的尘土和风中的头巾,体现出漫长旅途的辛劳。
- “稻畦柘迳似吾乡”:稻田和柘树的小路让人感到熟悉,唤起了对故乡的思念。
- “蛙声月色当空旷”:蛙声和明月的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爨火人家在莽苍”:炊烟袅袅的人家隐匿在树林中,展现出人们的生活气息。
- “望合碧云人未至”:远望天空,心中期待着友人却未能相聚。
- “滞留愧客问行藏”:感到孤独,心里有些愧疚,反思自己行踪的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内心情感。
- 对仗:如“蛙声月色”“爨火人家”,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元素赋予情感,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对故乡的思念、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内心的孤独感。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诗人传达了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蒲草:象征着自然的生命力,代表一种质朴的生活。
- 夕凉:象征着宁静与舒适,带来放松的感觉。
- 蛙声:代表自然的声音,增添了田园的氛围。
- 爨火:象征着温暖和家庭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情。
- 碧云:象征着希望与期待,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尘袖风巾”所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旅途的疲惫
- B. 对故乡的思念
- C. 对自然的热爱
-
诗人的“望合碧云人未至”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期待与友人相聚
- B. 感到孤独
- C. 对未来的迷茫
-
“蛙声月色当空旷”中的“蛙声”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生命的活力
- B. 旅途的艰辛
- C. 家庭的温暖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诗词对比:
- 李流谦的《芜湖晚步》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李流谦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旅途的孤独,而王维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两首诗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流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