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秀野草堂醉后作》

时间: 2025-01-01 16:36:41

飞扬意气未磨砻,五岳崚嶒方寸中。

草木尚生无患子,男儿那作可怜虫。

逢花茗艼为愁饮,结柳逡巡叹学穷。

至竟文章成底事,莫临辽海哭秋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飞扬意气未磨砻,五岳崚嶒方寸中。
草木尚生无患子,男儿那作可怜虫。
逢花茗艼为愁饮,结柳逡巡叹学穷。
至竟文章成底事,莫临辽海哭秋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青年时的豪情壮志,虽然没有经过磨练,但仍然心怀壮志,心中有五岳的巍峨。即便草木尚生,生活中依旧有无忧无虑的状态,但男子汉又怎能甘愿做可怜的虫子呢?在花间饮茶吟诗,虽然感到忧愁,但在柳树旁徘徊,感叹自己的学识渊博却仍感不足。最后,作者感叹即使文章写成,究竟有什么实际意义,别在辽阔的海边哀叹秋风的凄凉。

注释:

  • 磨砻:磨练,锻炼。
  • 五岳:指中国五大名山,象征高远的志向。
  • 无患子:一种植物,寓意生活无忧。
  • 可怜虫:比喻可怜的人,表明对男子汉气概的否定。
  • 花茗:花和茶,代表闲适的生活。
  • 逡巡:徘徊,踱步。
  • 学穷:学识不足,感到无能为力。
  • 辽海:辽阔的海洋,象征广阔的世界或人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昂发,清代诗人,以豪放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见长。他的作品常常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醉后,反映了他在饮酒后的情绪和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时代背景下,清代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交织,给了诗人丰富的创作素材。

诗歌鉴赏:

《集秀野草堂醉后作》是一首充满豪情的诗作,诗人用清晰的意象与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前两句展示了诗人年轻时的气概和抱负,尽管没有经过磨练,心中仍然充满了梦想与追求。而“草木尚生无患子”则以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反衬出诗人对“可怜虫”的蔑视,这种对传统男子气概的强调,显示出诗人追求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对饮茶、吟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学识不足的惋惜。最后两句则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虽然成文,但究竟能有多少意义?诗人用辽海与秋风的意象,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哲思,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飞扬意气未磨砻:表达了年轻时的豪情壮志,虽然未经过锻炼,但心中依然充满激情。
  2. 五岳崚嶒方寸中:比喻心中有高远的理想,象征着追求卓越的决心。
  3. 草木尚生无患子:自然界的生机勃勃,象征着生活的无忧无虑。
  4. 男儿那作可怜虫:对男子汉气概的自我反思与否定,表明不愿意沉沦。
  5. 逢花茗艼为愁饮:描绘闲适的生活场景,展现出一种愁苦的心境。
  6. 结柳逡巡叹学穷:在柳树下徘徊,感叹自己学识的不足。
  7. 至竟文章成底事:对写作成果的质疑,思考成就的意义。
  8. 莫临辽海哭秋风: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告诫自己不要沉浸在悲伤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可怜虫”作为对男子汉的贬义比喻,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全诗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 意象:运用了自然意象(如草木、花、柳)与人生哲理的结合,丰富了诗的内涵。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年轻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探讨与思考。诗人在醉后沉思,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学识不足和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忧虑。

意象分析:

  • 五岳:象征着崇高的理想与追求。
  • 草木:代表生命的活力和无忧的生活状态。
  • 花茗:象征闲适的生活,但也反衬出内心的忧愁。
  • :象征柔韧与徘徊,表现出诗人的思考与迷茫。
  • 辽海:象征广阔的生活与人生的无常,带有一种哲学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飞扬意气未磨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失落的沉沦

  2. “草木尚生无患子”中的“无患子”代表什么? A. 忧愁的生活
    B. 无忧的生活
    C. 忍耐的生活

  3. 诗人对“可怜虫”的态度是? A. 同情
    B. 厌恶
    C. 赞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年轻人的豪情与对理想的追求。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对比:

  • 徐昂发 vs. 李白: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但徐的表达更为内敛,李则豪放奔放。
  • 徐昂发 vs. 杜甫:徐偏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现实与历史的沉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