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二 壬午岁暮感怀寄杨建科》
时间: 2025-01-06 05:07: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其二 壬午岁暮感怀寄杨建科
作者: 魏新河
灞上风号,吹尽了茫茫万古。
青史上频迁九鼎,岂非天数。
汉室能容韩信走,神州自有廉颇戍。
似太仓一粟竟何能,吾和汝。
曹刘辈,休自许。
英雄事,关黎庶。
枉寒鸡叫罢,匹夫狂舞。
一曲不凡桓子野,大牛可杀王夷甫。
道东山也不为苍生,渠无语。
白话文翻译:
在灞河边的风声呼号,吹散了千古的迷雾。
在青史上,频繁地改变九鼎的位置,这难道不是天命的安排吗?
汉朝能够容忍韩信的出走,神州大地自然有廉颇守卫。
就像太仓中的一粒米又能有什么作为,我与您又能如何?
曹操和刘备这帮人,别自以为是。
英雄的事迹,关乎平民百姓。
白白地等寒鸡叫罢,平民也在疯狂舞动。
一首非凡的曲子在桓子野中奏响,连牛都能杀王夷甫。
即使走到东山,也不为苍生说话,您却无言以对。
注释:
字词注释:
- 灞:灞河名,古时多与长安相连。
- 青史:指历史书籍,常用来代指历史。
- 九鼎:古代用以象征权力与国家的器物。
- 韩信:汉初著名的军事家,因功被重用。
- 廉颇:战国时期著名的将领,以忠勇著称。
- 曹刘辈:指曹操和刘备,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领袖。
典故解析:
- 本诗提及的“韩信”、“廉颇”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人物,他们的故事反映了个人才能与国家命运的关系。
- “九鼎”的频繁迁移象征着权力的易变与历史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新河,现代诗人,以其深厚的历史知识与现实关怀著称。其作品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及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壬午年岁末,诗人对时局的感慨与对历史的反思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英雄人物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满江红 其二》通过对古代历史人物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思考。开篇的“灞上风号”点出自然的力量与历史的无情,随之而来的“青史上频迁九鼎”则揭示了权力变迁的残酷。诗人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反映出英雄与平民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联系。
诗中对“韩信走”和“廉颇戍”的提及,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意,同时也隐含着对当下英雄所处境遇的思考。诗人在“曹刘辈,休自许”中警示那些自我陶醉的英雄,强调他们与民众的关系。最后一节描绘了“寒鸡叫罢,匹夫狂舞”的场景,象征着在历史巨变面前,普通人也有自己的抗争与生存方式。
整首诗通过抒发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展示了诗人对社会变革与个人命运的深邃思考,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灞上风号:暗示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
- 青史上频迁九鼎:历史的权力象征在不断变化,暗示不确定性。
- 汉室能容韩信走:强调历史的宽容与英雄的命运。
- 似太仓一粟竟何能,吾和汝:表达对个人微不足道的感慨。
- 曹刘辈,休自许:批判历史人物的自负与忘却民众。
- 匹夫狂舞:即使在动荡的历史中,普通百姓也在努力生存。
- 渠无语:对无能为力的无奈与沉默。
修辞手法:
- 比喻、对仗:如“寒鸡叫罢,匹夫狂舞”,形成鲜明对比。
- 夸张:如“英雄事,关黎庶”,强调英雄与普通人的关系。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历史的回顾,反映出个人与历史的关系,抒发对英雄人物命运的思考,以及对时代变迁下平民生活的不屈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灞河:象征历史的流淌与时间的无情。
- 九鼎:权力与国家的象征。
- 寒鸡:日常生活的象征,暗示普通人的生存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九鼎”象征着什么?
- A) 个人能力
- B) 权力与国家
- C) 普通百姓
- D) 战争
-
“曹刘辈,休自许”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英雄的赞美
- B) 对英雄自负的批判
- C) 对民众的怜悯
- D) 对历史的追思
-
本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魏新河
- D) 白居易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强调个人的豪情与对历史的无畏,而魏新河的《满江红》则更多地围绕历史人物的命运与社会背景展开,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历史观。
参考资料:
- 现代诗人魏新河作品集
-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研究》
- 《汉代历史人物与文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