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蝶梦惊残》
时间: 2025-01-19 17:56: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蝶梦惊残
作者:李曾伯 〔宋代〕
蝶梦惊残,仿佛似东方才白。
人报道城疑不夜,界几无色。
敲瓦微听冰线响,开窗倏放风花入。
拥重貂曾不觉寒侵,将何德。
呼剡棹,行为客。
平蔡垒,何能役。
算争如穷檐高卧,闭门毋出。
安得松江江上去,一蓑独钓丝千尺。
要不持寸铁和前修,文章伯。
白话文翻译
在梦中,蝴蝶的影像惊醒了我,仿佛东方的天色刚刚亮起。
听说城外一片喧闹,天空却几乎没有颜色。
敲击瓦片时,隐约听到冰线的声音,
打开窗户,微风和花香瞬间涌入。
即使披着厚厚的貂皮,也未曾觉察寒意侵袭,
这算得上什么德行呢?
呼唤着桨声,像一个过客。
平整的台阶,怎能让我辛劳?
争论如同穷人在屋檐下高卧,紧闭门窗不出。
如何能在松江上游荡,独自钓鱼千尺长丝?
不持寸铁的我,和前人无缘,文章的伯乐。
注释
- 蝶梦:指梦中所见的蝴蝶,象征美好而短暂的梦境。
- 不夜:形容城中灯火通明,似乎没有夜晚。
- 敲瓦微听:轻轻敲击瓦片,听到微弱的冰线声,表现细腻的感受。
- 重貂:贵重的貂皮大衣,象征富贵。
- 寸铁:象征武器,代表力量和权威。
- 文章伯:指有才华的人,通常与文才和地位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曾伯,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诗词作品见长,风格清新,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宋代,时代背景下,文人多处于仕途和隐逸之间,反映了作者对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充满了对梦境与现实的思索。开篇以“蝶梦惊残”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美好的梦境,然而梦的残破又暗示了现实的无情。接着,描绘了城外的景象,喧闹的声音与无色的天空形成对比,似乎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美。诗人通过“敲瓦微听”和“开窗倏放风花入”展现了细腻的观察,细节之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
“拥重貂曾不觉寒侵”一语,既表现了诗人身处的富贵地位,又暗示内心的寒冷与孤寂,似乎在质问自己的德行何在。后半部分则转向对人生的思考,诗人呼唤桨声,形如过客,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漠。最后,提到“松江江上去,一蓑独钓”,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渴望远离尘世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
整首词充满了哲理,情感深邃,展现了李曾伯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蝶梦惊残:梦中美好的蝴蝶形象被惊醒,暗示梦境的短暂与脆弱。
- 仿佛似东方才白:天色渐白,象征新生与希望。
- 人报道城疑不夜,界几无色: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比,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
- 敲瓦微听冰线响:细致的描写,表现出冬日的寒冷与静谧。
- 开窗倏放风花入:自然的美好与诗人心境的和谐。
- 拥重貂曾不觉寒侵:外在的富贵与内心的无奈。
- 将何德:质疑自己的德行与处境。
- 呼剡棹,行为客:诗人自喻为过客,表现出对生活的淡漠。
- 平蔡垒,何能役:反思自己所处的环境与命运。
- 算争如穷檐高卧:对名利争斗的无奈与厌倦。
- 安得松江江上去:渴望归隐与自由。
- 一蓑独钓丝千尺:理想的生活状态,独自钓鱼,享受内心的平静。
- 要不持寸铁和前修:反思自己与前贤的距离,感叹人生的无常。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蝶梦”)、拟人(“风花入”)、对仗(如“呼剡棹,行为客”),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的失望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蝶梦:象征美好的梦境和短暂的幸福。
- 重貂:代表富贵与奢华,反映出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无奈。
- 松江:象征自然的宁静与自由的理想生活。
- 寸铁:代表权利与力量,暗示诗人对权势的疏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词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李曾伯
C. 杜甫
D. 白居易 -
“蝶梦惊残”中的“蝶梦”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美好的梦境
C. 追求名利
D. 孤独感 -
诗中提到的“松江”象征什么?
A. 富贵
B. 自然与自由
C. 名利
D. 生活的烦恼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渔歌子》 - 张志和
- 《江雪》 - 柳宗元
- 《临江仙》 - 李清照
诗词对比:
- 李曾伯《满江红》 vs. 张志和《渔歌子》: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但李曾伯更显孤独与内心的挣扎,而张志和则更多展现了渔夫的乐观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宋代词人研究》 - 张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四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王五
以上内容对《满江红·蝶梦惊残》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