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日游慈云为龄叟作》
时间: 2025-01-17 08:39: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正月二日游慈云为龄叟作
—— 陈著 〔宋代〕
丹霞前,慈云顶,两壁相看苍铁冷。
春风秋月一逢迎,菜碗茶瓯拍香鼎。
有时话到有处无,有时瞑到入禅定。
本来僧俗不相干,气味投时堪隽永。
九年卓锡兴百废,谁与挽之欲去猛。
我年今已七十六,师五十二亦多病。
人生契合是因缘,临老相分重凄哽。
东湖水宽万顷烟,风波簸弄羲娥影。
西山有寺古佛境,啼鸟落花云水静。
师亦两下如何领。
白话文翻译:
在丹霞山前,慈云顶上,面对着两侧冷峻的山壁。
春风与秋月时常相伴,茶碗与茶瓯碰击着香鼎。
有时我们谈论到有所无,有时便沉静入禅定。
其实僧人与俗人本无干涉,气味投合时显得格外悠远。
九年来我在此修行,振兴百废,谁来帮助我离去?
我如今已七十六岁,师父五十二岁也多病痛。
人生的相聚是因缘,临近老年时的分别更显悲伤。
东湖水宽广如万顷烟雾,波涛荡漾着嫦娥的影子。
西山古寺里佛境清幽,啼鸟落花,云水静谧。
师父与我两人,如何能引领彼此?
注释:
- 丹霞:丹霞山,指红色的岩石山。
- 慈云:慈云顶,山顶的名字。
- 苍铁:形容山壁的颜色,冷峻而坚硬。
- 拍香鼎:指用茶碗和茶瓯碰击香炉,营造氛围。
- 卓锡:指高僧出行讲经、弘法。
- 羲娥: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亮女神。
- 啼鸟落花:鸟儿鸣啼,花瓣飘落,描绘自然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其高洁的品格和诗歌作品流传于世。诗风清新典雅,擅长描绘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正月二日,正值新春,作者游览慈云顶时所作,表达了对人生、友情、老年及自然美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本诗以游览慈云顶的场景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师父之间的交流与思考。诗初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出冷峻且宁静的氛围,随后转入人际关系的探讨,表现出人生的无常与缘分的珍贵。诗中反复出现的“有时”与“本来”,形成了时间与空间的交错,象征着人与人之间虽然有距离,但内心却有着深厚的联系。
诗中对人生的感慨,尤其是对老年的反思,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作者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奈。通过“东湖水宽万顷烟”与“西山有寺古佛境”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似乎在告诉读者,人生的意义在于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融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丹霞前,慈云顶:描绘游览地点,丹霞山与慈云顶的壮丽。
- 两壁相看苍铁冷:形容山壁的冷峻与坚硬,营造了严肃的氛围。
- 春风秋月一逢迎:春秋的交替,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菜碗茶瓯拍香鼎:生活中的细节,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交流。
- 有时话到有处无:探讨人生哲理,谈论空无与存在。
- 本来僧俗不相干:强调僧人与俗人之间的本质差异。
- 九年卓锡兴百废:回顾自己在此地的修行生涯。
- 我年今已七十六:自我反思,表达对时间的感慨。
- 人生契合是因缘:缘分的珍贵,人生相聚的无常。
- 东湖水宽万顷烟:自然景象之美,展现心境的开阔。
- 西山有寺古佛境:古寺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 师亦两下如何领:对师父的思考,表达出对彼此的关怀。
修辞手法:
- 对比:自然景色与人际关系的对比,表现出心灵的宁静与人生的复杂。
- 意象:利用水、山、寺等意象,表现内心的感受与思考。
- 反复:运用“有时”与“本来”等词语,加强了时间的流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友情珍贵的思考,体现出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丹霞:象征着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 慈云:代表着宁静与祥和的心境。
- 东湖与西山:分别象征着辽阔与安静,展现出自然景色的多样性。
- 鸟与花:传达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此诗的作者是?
- A. 白居易
- B. 陈著
- C. 杜甫
- D. 李白
-
诗中提到的“东湖水宽万顷烟”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人的孤独
- B. 自然的美丽
- C. 友谊的珍贵
- D. 生命的短暂
-
“人生契合是因缘”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生活的辛苦
- B. 时间的流逝
- C. 友情与缘分
- D. 自然的奇观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
- 王维《山居秋暝》:在意境上与陈著的诗有相似之处,表现出宁静的山水与内心的平和。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精华选》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