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邵资政》
时间: 2025-01-01 14:39: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邵资政 曾巩 〔宋代〕
拂衣久欲求三径,窃食聊须把一麾。 世路贱贫从所好,老年胸臆固无奇。 樊笼偶得沧洲趣,芜纇难酬白雪辞。 督府繇来恩礼厚,每容商也与言时。
白话文翻译:
我长久以来想要隐居在三条小径旁,暂时拿着旗帜以窃取食物。 在世俗的道路上,我宁愿选择贫穷而追随自己的喜好,到了老年,我的内心自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 偶尔在樊笼般的生活中找到沧洲的趣味,但难以回应那些高雅的白雪之辞。 督府向来对我恩礼深厚,常常容许我像商鞅一样谈论时事。
注释:
- 拂衣:指隐居。
- 三径:指隐居的地方。
- 窃食:谦词,指自己没有正式的职位,只是暂时担任。
- 一麾:指旗帜,这里比喻职位或权力。
- 世路贱贫:指在世俗中选择贫穷的生活。
- 胸臆:内心。
- 樊笼:比喻束缚人的环境或职位。
- 沧洲趣:指隐居的乐趣。
- 芜纇:杂乱无章,这里指难以回应。
- 白雪辞:指高雅的诗文。
- 督府:指高级官员或政府机构。
- 繇来:向来。
- 恩礼厚:指受到的待遇很好。
- 商也:指商鞅,这里比喻自己能够参与讨论国家大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号南丰先生,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以散文著称,诗作亦有佳篇。曾巩的诗风清新自然,多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曾巩对邵资政的和诗,邵资政可能是曾巩的朋友或同僚。诗中表达了曾巩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曾巩在晚年可能感到自己在官场上的束缚,渴望回归自然,享受隐居的乐趣。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曾巩对隐居生活的深切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首联“拂衣久欲求三径,窃食聊须把一麾”直接表达了他对隐居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他在官场上的无奈和暂时性。颔联“世路贱贫从所好,老年胸臆固无奇”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宁愿选择贫穷而追随自己的喜好,到了老年,他的内心自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颈联“樊笼偶得沧洲趣,芜纇难酬白雪辞”通过对比,展现了他在官场生活中偶尔找到的隐居乐趣,以及难以回应高雅诗文的困境。尾联“督府繇来恩礼厚,每容商也与言时”则表达了他对督府的感激,以及能够在那里谈论时事的荣幸。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隐居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曾巩内心的矛盾和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拂衣久欲求三径,窃食聊须把一麾”:首句表达了曾巩对隐居的渴望,“拂衣”暗示了他想要摆脱世俗的束缚,“三径”则是隐居的象征。次句中的“窃食”和“一麾”则反映了他在官场上的无奈和暂时性。
- “世路贱贫从所好,老年胸臆固无奇”: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他宁愿选择贫穷而追随自己的喜好,到了老年,他的内心自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
- “樊笼偶得沧洲趣,芜纇难酬白雪辞”:通过对比,展现了他在官场生活中偶尔找到的隐居乐趣,以及难以回应高雅诗文的困境。
- “督府繇来恩礼厚,每容商也与言时”:最后两句表达了他对督府的感激,以及能够在那里谈论时事的荣幸。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多次使用对比手法,如隐居与现实的对比,高雅与庸俗的对比,展现了曾巩内心的矛盾和追求。
- 象征:“三径”象征隐居,“樊笼”象征官场生活,这些象征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意象和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曾巩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通过对隐居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曾巩内心的矛盾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高雅文化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
意象分析:
- 三径:象征隐居的地方,代表了曾巩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
- 樊笼:象征官场生活,代表了曾巩对束缚和无奈的感受。
- 白雪辞:象征高雅的诗文,代表了曾巩对文化和艺术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曾巩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愿望? A. 隐居生活 B. 官场升迁 C. 财富积累 D. 学术研究
-
“三径”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官场生活 B. 隐居生活 C. 学术研究 D. 商业活动
-
“樊笼”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自由生活 B. 官场生活 C. 隐居生活 D. 学术研究
-
“白雪辞”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高雅的诗文 B. 庸俗的诗文 C. 官场生活 D. 隐居生活
答案:
- A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表达了王维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展现了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倦。
诗词对比:
- 曾巩的《和邵资政》与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都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曾巩的诗更多地反映了他在官场上的无奈和矛盾,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和美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曾巩的多首诗作,是研究曾巩诗歌的重要参考书。
- 《唐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宋时期诗人的详细介绍和诗作的鉴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