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会稽绝句三首 曾巩 〔宋代〕 年年俗雨愁春晚,况是江湖两鬓华。欲载一樽乘兴去,不知何处有残花。
白话文翻译:
每年春末的连绵细雨总是让人愁绪满怀,更何况我这江湖漂泊之人,两鬓已生华发。想要带着一壶酒,趁着兴致去寻找残留的花朵,却不知哪里还能找到。
注释:
字词注释:
- 俗雨:指连绵不断的春雨。
- 春晚:春末时节。
- 江湖:指漂泊不定的生活。
- 两鬓华:指两鬓斑白,形容年老。
- 一樽:一壶酒。
- 乘兴:趁着兴致。
- 残花:指春天即将过去时剩下的花朵。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漂泊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与欧阳修并称“欧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曾巩在会稽(今浙江绍兴)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漂泊的感慨。诗中“年年俗雨愁春晚”反映了诗人对春末时节的特殊情感,而“况是江湖两鬓华”则进一步抒发了他在江湖漂泊中的无奈和哀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漂泊的感慨。首句“年年俗雨愁春晚”通过“俗雨”和“春晚”两个意象,描绘了春末时节的凄凉景象,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哀愁。次句“况是江湖两鬓华”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在江湖漂泊中的无奈和哀愁,通过“两鬓华”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感慨。后两句“欲载一樽乘兴去,不知何处有残花”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借酒消愁,却又无处寻觅残留的花朵的无奈和哀愁,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年年俗雨愁春晚”:通过“俗雨”和“春晚”两个意象,描绘了春末时节的凄凉景象,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哀愁。
- 次句“况是江湖两鬓华”:通过“江湖”和“两鬓华”两个意象,抒发了诗人在江湖漂泊中的无奈和哀愁,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感慨。
- 后两句“欲载一樽乘兴去,不知何处有残花”:表达了诗人想要借酒消愁,却又无处寻觅残留的花朵的无奈和哀愁,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俗雨”比喻连绵不断的春雨,通过“两鬓华”比喻两鬓斑白。
- 拟人:通过“愁春晚”赋予春雨以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春末时节的特殊情感。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漂泊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哀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俗雨:连绵不断的春雨,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奈。
- 春晚:春末时节,象征着春天的结束和时光的流逝。
- 江湖:漂泊不定的生活,象征着人生的无奈和哀愁。
- 两鬓华:两鬓斑白,象征着年华的老去和人生的无奈。
- 残花:春天即将过去时剩下的花朵,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年年俗雨愁春晚”中的“俗雨”指的是什么? A. 连绵不断的春雨 B. 夏天的暴雨 C. 秋天的细雨 D. 冬天的雪
- 诗中“况是江湖两鬓华”中的“两鬓华”指的是什么? A. 两鬓斑白 B. 两鬓乌黑 C. 两鬓稀疏 D. 两鬓浓密
- 诗中“欲载一樽乘兴去”中的“一樽”指的是什么? A. 一壶酒 B. 一杯茶 C. 一瓶水 D. 一碗饭
- 诗中“不知何处有残花”中的“残花”指的是什么? A. 春天即将过去时剩下的花朵 B. 夏天即将过去时剩下的花朵 C. 秋天即将过去时剩下的花朵 D. 冬天即将过去时剩下的花朵
答案:
- A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漂泊的感慨。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曾巩的《会稽绝句三首》与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漂泊的感慨,但曾巩的诗更加简洁深沉,而欧阳修的诗则更加细腻婉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曾巩的多首诗作,是了解曾巩诗歌的重要参考书。
- 《唐宋诗鉴赏辞典》:收录了大量唐宋诗人的诗作,是了解唐宋诗歌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