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忽报斯人讣,伤哉命压头。
皇皇如有索,落落竟何求。
学道鱼千里,辞家貉一丘。
幸哉犹有子,可解二亲忧。
白话文翻译:
忽然听到这个人的讣告,真是令人伤心,命运如同重压在头上。
我心中惶惶,似乎有无形的索带,失落中我究竟在追求什么呢?
追求道理的路途如同鱼儿千里而行,离开家乡的我却像那丘上的獾。
幸好还有孩子在身边,可以减轻双亲的忧虑。
注释:
- 斯人:指代某位逝者。
- 讣:讣告,通知他人某人去世的消息。
- 压头:比喻命运的沉重压迫。
- 皇皇:形容心中惶恐不安的样子。
- 索:比喻牵引、束缚的东西。
- 鱼千里:比喻追求道理的艰辛与远行。
- 辞家:离开家乡。
- 貉一丘:用獾比喻自己,表达孤独和无奈。
- 幸哉:幸好,感叹之词。
- 二亲忧:指双亲的忧虑。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通过诗中对命运无情和对家庭的思念,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提到的“学道”和“辞家”可以引申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家庭责任之间的矛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汝腾,宋代诗人,以诗文并茂而著称,尤其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赵汝腾听闻友人去世之时,表达了他对逝者的惋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家庭责任的认知。
诗歌鉴赏:
《挽盛君时》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挽诗,通过对命运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悼念与人生哲思。开头一句“忽报斯人讣”,直接引入主题,瞬间使人感受到悲痛的氛围。接着“伤哉命压头”,用简练的语言道出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压迫感,令人心生共鸣。
而后两句“皇皇如有索,落落竟何求”,诗人以惶恐和失落的心情,反思自己追求的意义,这种对自我和人生的质疑,使得诗的情感更加深邃。最后两句“幸哉犹有子,可解二亲忧”,虽然是对家庭的温暖思考,但也暗示了诗人在失去后依然要承担责任的无奈。
整首诗虽以哀伤为主,但又兼具哲理性,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人际关系的珍视,最终转化为对未来的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忽报斯人讣:意外接到某人去世的消息,悲痛袭来。
- 伤哉命压头:感叹命运的沉重,令人痛苦。
- 皇皇如有索:心中惶恐不安,似乎被无形的索带束缚。
- 落落竟何求:感到失落,迷茫,不知所求。
- 学道鱼千里:追求理想的路途艰辛,如同鱼在水中行千里。
- 辞家貉一丘:离开家乡,孤独无依,像獾一般。
- 幸哉犹有子:庆幸还有孩子在身边,给予安慰。
- 可解二亲忧:孩子能够减轻双亲的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追求道理比作鱼千里,表达艰辛。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死亡的哀悼,探讨人生的意义,表达对家庭责任的思考,最终在悲痛中寻求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讣:死亡的消息,象征人生的无常。
- 命:生命,代表生存的重压。
- 鱼:追求,象征理想的遥远与艰难。
- 子:孩子,象征希望与家庭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斯人”是指谁? A. 诗人自己
B. 逝者
C. 诗人的父母
D. 朋友 -
诗中用“鱼千里”比喻什么? A. 生活的艰辛
B. 追求理想的艰难
C. 离家出走
D. 朋友的离世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绝望
B. 愉悦
C. 希望
D. 愤怒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同样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
- 《登高》杜甫:描绘人生的忧伤与无奈。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与《挽盛君时》同样表达对人生困境的感慨,但杜甫更多是对国家的忧虑,而赵汝腾则侧重于个人与家庭。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赵汝腾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