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喜曾翰林奉使交阯回二首 其一
平显 〔明代〕
日月无私照,乾坤有至仁。
玉堂徵使者,铜柱劳王臣。
星入龙编野,风清蜑海尘。
归来公事了,黄阁重丝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日月公正地照耀着大地,天地间充满了至高无上的仁德。玉堂中召见使者,铜柱上劳累了王臣。星星落入了龙编的荒野,海面的尘埃在清风中飘散。归来之后公事已完成,黄阁里又重新缠绕起丝绸的书信。
注释:
字词注释:
- 日月无私照:日月公平地照耀,象征宇宙的公正和无私。
- 乾坤:指天地,形容广阔的宇宙。
- 至仁:极高的仁德,表示对万物的关爱。
- 玉堂:指高雅的殿堂,象征朝廷或权力中心。
- 徵使者:召见使者,表示对外交流的礼仪。
- 铜柱:象征权臣,指那些在朝廷上任职的官员。
- 星入龙编野:星星落入龙的编织之中,可能暗指星辰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 蜑海尘:海上的尘埃,象征风清气爽的环境。
- 黄阁重丝纶:黄阁是古代的书信传达之处,重丝纶形容书信往来频繁。
典故解析:
- 玉堂与铜柱:古代官员和使者在朝堂上出现的场景,表现出与朝廷的密切关系。
- 星入龙编:可理解为星星的变化与龙的象征,龙在中国文化中常用来代表权力与尊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平显,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诗词见长。他的作品多描绘政治、哲学和人文情怀,具有较强的时代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政治和外交活动频繁之时,诗人借此表达对国家事务的关注以及对使者返归的庆贺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日月与天地的对比,展现了一种宇宙的公正与仁德,诗人在开篇便用大自然的现象反映人间的正义与和谐。诗中提到的“玉堂徵使者”与“铜柱劳王臣”,不仅描绘了朝廷的繁忙场景,也隐喻了官员的辛劳与责任。随着诗歌的推进,作者通过“星入龙编野”和“风清蜑海尘”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与清新的氛围,仿佛在暗示国家的安宁与繁荣。结尾的“归来公事了,黄阁重丝纶”更是表现了诗人对使者归来的喜悦,象征着国事的顺利和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以及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日月无私照:日月象征着时间和自然的规律,强调万物平等。
- 乾坤有至仁:指天地之间有至高无上的仁德,体现了理想的社会状态。
- 玉堂徵使者:描绘朝廷的盛况,表示对外交事务的重视。
- 铜柱劳王臣:反映朝臣的辛劳,展现政治生活的繁忙。
- 星入龙编野:用星星的意象展示了自然和文化的结合。
- 风清蜑海尘:海面清风送来尘埃,象征着一片清新宁静的环境。
- 归来公事了:表达使者完成使命后的归来,含有一丝轻松与满足。
- 黄阁重丝纶:黄阁象征书信的传递,表示政务的继续。
修辞手法:
- 比喻:日月与天地的比喻,表达宏大的观念。
- 对仗:诗中对称的结构增强了律动感,如“日月无私照,乾坤有至仁”。
- 意象:运用自然意象,增强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国家事务的关注,对使者回归的喜悦,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和谐与理想政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日月:象征时间与公正。
- 玉堂:象征权力与高雅。
- 星:代表希望与变化。
- 黄阁:象征书信与沟通。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和人文的景象,还隐含着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对政治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玉堂”指的是什么? A. 高雅的殿堂
B. 一种玉石
C. 一种乐器
答案:A -
“日月无私照”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时间的无奈
B. 对自然的感慨
C. 对公正和公平的向往
答案:C -
诗中“归来公事了”说明了什么? A. 使者的归来
B. 国家事务的完成
C. 诗人的休息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送别》 - 王维
诗词对比:
可以将平显的这首诗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进行对比,王勃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与未来的期待,二者在主题上都涉及到人与国家、对理想的思考,但在情感表达上,前者更显得庄重而安静,后者则有更多的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与文化》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