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鹤山人王叔明画》

时间: 2024-12-29 17:31:03

我昔见之湖上居,当门万朵翠芙蕖。

承平公子有故态,文敏外孙多异书。

闲吮彩毫消白日,梦骑黄鹤上清虚。

此图定倚吴山阁,醉点南屏春雨余。

意思解释

题黄鹤山人王叔明画

作者:平显 〔明代〕

原文展示:

我昔见之湖上居,当门万朵翠芙蕖。
承平公子有故态,文敏外孙多异书。
闲吮彩毫消白日,梦骑黄鹤上清虚。
此图定倚吴山阁,醉点南屏春雨余。


白话文翻译:

我曾经在湖上看到您居住,门前开满了万朵翠绿的荷花。
安定的时代里,公子们保留着旧日的风范,文敏的外孙则有许多书籍。
我闲暇时用彩笔描绘消磨白天,梦中骑着黄鹤飞向清虚的高空。
这幅画应该倚靠在吴山阁上,醉意中点缀着南屏的春雨余韵。


注释:

字词注释:

  • 芙蕖:指荷花,常用以象征洁净和优雅。
  • 承平公子:指在太平盛世中的年轻公子,带有荣耀与风范的意味。
  • 文敏:人名,可能指代一位著名的文人或学者,外孙指他的后代。
  • 彩毫:彩色的毛笔,象征艺术创作。
  • 黄鹤:黄鹤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仙鸟,象征着超脱与自由。

典故解析:

  • 黄鹤:源自《黄鹤楼》诗的意象,代表着人们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 吴山阁:常作为文人雅集之所,寓意文化的交流与精神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平显,明代诗人,生活在文化繁荣的时代,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他的作品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平显游历黄鹤山人王叔明的画作后,表达了他对山水的热爱与对友人作品的赞美,反映了文人之间的互动和文化传承。


诗歌鉴赏:

此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融合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开头以“我昔见之湖上居”引入,既表达了对湖光山色的向往,也暗示了对友人王叔明的敬仰。接着提到“万朵翠芙蕖”,生动展现了荷花的繁盛与生机,象征着宁静和优雅。诗中提到“承平公子”,不仅表现了时代的安稳,也反映了文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闲吮彩毫消白日”展现了平显作为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热爱,描绘过程中的悠闲与愉悦,表明他在创作中感受到的时间流逝与生命的愉悦。最后两句“此图定倚吴山阁,醉点南屏春雨余”,将画作与自然风景结合,表现了文人醉心于艺术与自然的完美融合,暗示着诗人对友人的画作的赞美,也暗示着文人精神的寄托。

整首诗在意象上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境界,表现出浓厚的文人情怀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昔见之湖上居:表达对过去在湖上生活的回忆,营造出一种怀旧的氛围。
  • 当门万朵翠芙蕖:描绘了门前的荷花,意象清新,富有生机。
  • 承平公子有故态:反映出安定时期的文化氛围,强调文人的风范。
  • 文敏外孙多异书:提及文人后代的文化积累,彰显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 闲吮彩毫消白日:表现诗人悠闲的创作状态,充满生活气息。
  • 梦骑黄鹤上清虚:用梦境表达对自由的渴望,象征理想与追求。
  • 此图定倚吴山阁:将画作与特定地点结合,突出文化背景。
  • 醉点南屏春雨余:意象中融合了醉意与春雨,展现出诗人的美好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黄鹤比作自由,表达对理想的向往。
  • 对仗:如“闲吮彩毫消白日”,形成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之美、艺术创作与文人情怀,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画作的赞美,体现了文人之间的交流与文化的传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宁静与悠闲,代表自然的美好。
  • 芙蕖:象征纯洁与优雅,代表文化的深厚。
  • 黄鹤:象征自由与超脱,代表对理想的追求。
  • 春雨:象征生机与希望,代表自然的滋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翠芙蕖”指的是哪种植物?

    • A. 荷花
    • B. 菊花
    • C. 玫瑰
      答案:A
  2. “梦骑黄鹤”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财富
    • B. 自由
    • C. 权力
      答案:B
  3. 诗中“承平公子”指的是?

    • A. 文人
    • B. 战士
    • C. 商人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黄鹤楼》(崔颢):同样以黄鹤为意象,表达对离别与理想的思考。
  • 《月下独酌》(李白):展现了文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孤独。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
  • 《文人画与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