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时间: 2025-01-04 08:50: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永遇乐
作者: 杨无咎 〔宋代〕
黄叶缤纷,碧江清浅,锦水秋暮。
画鼓冬冬高牙飐飐,离棹无由驻。
波声笳韵,芦花蓼穟,翻作别离情绪。
须知道风流太守,未尝恝情来去。
那堪对此,来时单骑,去也文鸳得侣。
绣被薰香,蓬窗听雨,还解知人否。
一川风月,满堤杨柳,今夜酒醒何处。
调疏呵,双栖正稳,慢摇去橹。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黄叶纷飞,清澈的碧江泛着微波,锦绣的水面在秋暮中显得格外宁静。画鼓声声,悠扬高亢,离开船只却无处停留。波涛声中传来笛韵,芦花和蓼草随风摇曳,满是别离的情绪。要知道风流的太守,也曾不曾在意过来去的情感。面对这一切,来时孤身一骑,去时却得伴侣文鸳。绣被散发着香气,蓬窗听着雨声,难道你还知道他人是否在意?一川风月,满堤杨柳,今夜酒醒后又在何处?轻声调侃,双栖的鸟儿安稳,缓缓地摇着船桨离去。
注释
- 缤纷:纷乱而美丽的样子,形容秋叶落下。
- 碧江:清澈的江水,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 离棹:离开船只,表示漂泊不定的状态。
- 波声笳韵:水波的声音和笛子的韵律,形容自然的和谐。
- 太守:地方官员,指的是风流倜傥的官员形象。
- 文鸳:比喻伴侣或爱人,形象生动。
- 调疏:调侃、调笑,指轻松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无咎,字子厚,号少游,宋代词人。他的词以清新婉约著称,常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寓情于景,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宋代,正值诗人心境沉郁之时,受自然景色的影响,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诗歌鉴赏
《永遇乐》展现了秋天的自然景色与人情的交织,诗人在描绘黄叶、碧江、秋水的同时,寄托了对人生离别和情感变化的深刻思考。开头几句通过“黄叶缤纷”和“碧江清浅”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又略显忧伤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与自然的轮回。
接下来的描写中,画鼓声和波声相伴,使得景色更为动人,笛韵与水波结合,不仅描绘出自然的美,也让人感受到一种离别的惆怅。尤其是“须知道风流太守,未尝恝情来去”,不仅让人思考官员的风流倜傥,也引发对人情冷暖的反思,这种情感的深邃让整首词更具厚度。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通过“来时单骑,去也文鸳得侣”,表达了对人生伴侣的渴望和对孤独的叹息,最后提到的“今夜酒醒何处”更是将整首词推向高潮,展现出一种对未来不可知的惶恐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悠远,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黄叶缤纷,碧江清浅,锦水秋暮: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黄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江水清澈,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画鼓冬冬高牙飐飐,离棹无由驻:画鼓声高亢,象征着节奏的急促,离开船只,却无处停留,隐喻人生的漂泊。
- 波声笳韵,芦花蓼穟,翻作别离情绪:波声与笛韵相伴,芦花随风摇摆,表现出一种离别的情感。
- 须知道风流太守,未尝恝情来去:提到太守的风流,暗示人情冷暖,抒发对生死离别的感伤。
- 那堪对此,来时单骑,去也文鸳得侣:孤独的旅程与找寻伴侣的对比,抒发对人际关系的渴望。
- 绣被薰香,蓬窗听雨,还解知人否:描绘温馨的氛围与对他人的思念。
- 一川风月,满堤杨柳,今夜酒醒何处:感叹今夜的迷惘与不知所措。
- 调疏呵,双栖正稳,慢摇去橹:最后以轻松的调侃结束,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文鸳得侣”,用鸟类比喻伴侣,生动形象。
- 拟人:如“波声笳韵”,使自然景象活泼生动。
- 对仗:如“来时单骑,去也文鸳得侣”,形成节奏感和对比。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探讨了人生的离别与孤独,表达了对伴侣和幸福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叶: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碧江:象征宁静与清澈的生活理想。
- 画鼓:象征节奏和生活的急促。
- 芦花:象征飘摇不定的人生。
- 文鸳:象征伴侣与爱情的渴望。
- 绣被薰香:象征温馨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下列哪一句描写了秋天的景象?
- A. 黄叶缤纷
- B. 双栖正稳
- C. 离棹无由驻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文鸳得侣”意指____。
-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人生伴侣的渴望。对还是错?
答案:
- A
- 伴侣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诗词对比: 可以将《永遇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情感的渴望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风格上《永遇乐》更为沉郁,而《如梦令》则更显柔美与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词选》:详细介绍了宋代词人的作品及风格。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对古代诗词的主题与修辞手法进行深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