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时间: 2025-01-19 16:52:26

妖娆百种宜,总在春风面。

含笑又和嗔,莫作丹青现。

问著却无言,觑了还回盼。

底处奈思量,卷了还重展。

意思解释

生查子

作者:杨无咎 〔宋代〕

原文展示

妖娆百种宜,总在春风面。
含笑又和嗔,莫作丹青现。
问著却无言,觑了还回盼。
底处奈思量,卷了还重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情感的复杂。诗中提到各种美丽的事物总是在春风中绽放。含笑又带有些许别致的怨恨,劝诫不要让这些情感在画卷上显露出来。若问她为什么沉默无语,只能默默地对视,心中思绪万千,却无从表达,最终又将这些情感卷起再重新展开。

注释

  • 妖娆:形态美丽,姿态迷人。
  • 丹青:指绘画,特别是中国传统的工笔画。
  • 问著:问起,问及。
  • :偷看、观察。
  • 奈思量:无奈于思虑,内心的苦闷。
  • 卷了还重展:将思绪收起后又重新展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无咎,字子晦,号孤舟,宋代诗人,擅长词和诗,作品多表现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色,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是在春天的氛围中,诗人通过描写春风与花草的美丽,表达了内心的情感纠结与对爱情的思考。

诗歌鉴赏

《生查子》是杨无咎表达春色与爱情的佳作。全诗以春风为引子,营造出一种轻柔而又丰富的情感氛围。前两句描绘出春天的美丽场景,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而“含笑又和嗔”则引入了情感的复杂性,春风虽美,却也难掩心中那一丝微妙的怨恨。这里的“莫作丹青现”可以理解为对情感的掩饰,诗人希望这种复杂的情感不被外界所知。

接下来的两句,“问著却无言,觑了还回盼”,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期盼。面对心中情感的纠葛,诗人只能沉默不语,静静地观察与思索。最后的“底处奈思量,卷了还重展”表现出一种循环的思考,情感的挣扎与反复,使得整首诗在轻柔的春风中透出一丝忧伤与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妖娆百种宜:描绘春天万物复苏,花开美丽的景象。
  • 总在春风面:表明这一切美好都与春风息息相关。
  • 含笑又和嗔:表达内心的矛盾情感,微笑中带着小小的怨恨。
  • 莫作丹青现:劝诫自己不要将复杂的情感表现得太明显。
  • 问著却无言:心中有话,却无法开口。
  • 觑了还回盼:偷偷注视对方,又带着期盼。
  • 底处奈思量:内心思绪复杂,难以理清。
  • 卷了还重展:反复思考,情感难以放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与美好事物相联系,表现春天的生机。
  • 拟人:赋予春风情感,使其成为情感的载体。
  • 对仗:前后句的对称使得诗句更为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细腻感受与思考,情感的复杂性与内心的纠结,使整首诗在美丽之中透出一丝忧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着温暖与希望,也暗含着情感的复杂。
  • 妖娆:代表春天的美丽,亦可引申为爱情的诱惑。
  • 含笑和嗔:象征爱情中的甜蜜与矛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妖娆百种宜”中的“妖娆”指的是什么? A. 花朵
    B. 人
    C. 风

  2. “问著却无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无奈
    C. 快乐

  3. 诗歌主要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夏天
    B. 冬天
    C. 春天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杨无咎的《生查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有着春天的美丽背景,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多地表现出对爱情的追忆与无奈,而杨无咎则更侧重于情感的复杂与内心的冲突。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杨无咎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