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某公宅》

时间: 2025-01-01 15:15:49

宅成天下借图看,始笑平生眼力悭。

地占百湾多是水,

楼无一面不当山。

荷深似入苕溪路,石怪疑行雁荡间。

只恐中原方鼎沸,天心未遣主人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某公宅
贯休 〔唐代〕
宅成天下借图看,始笑平生眼力悭。
地占百湾多是水,楼无一面不当山。
荷深似入苕溪路,石怪疑行雁荡间。
只恐中原方鼎沸,天心未遣主人闲。

白话文翻译:

这座宅子建成,天下的人都来观赏,初看时我不禁笑自己平生眼光太浅。
这里的地势多有水湾,楼房的每一面都面对着山。
荷花丛深,仿佛走入了苕溪的水路,奇石耸立,似乎在雁荡山中漫步。
只怕中原地区正在战乱,天意还不让这位主人安闲自在。

注释:

  • :指的是房屋、住宅。
  • 借图看:借助图画来观看,形容人们慕名而来。
  • 平生:一生,平常的生活经历。
  • 眼力悭:眼光狭隘,形容对事物的理解和判断能力不足。
  • 百湾:指水湾众多。
  • 当山:面向山,描述房屋的朝向。
  • 苕溪:古代名水,指的是浙江一带的溪流。
  • 石怪:奇特的石头。
  • 雁荡:指雁荡山,以奇石著称。
  • 鼎沸:形容战乱或动乱的状态。
  • 天心:上天的意图或安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字希仁,号贯休,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0年,卒于883年。他以绝句闻名,擅长五律和七律,作品多以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为题材,作品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借描写某公的宅子,透视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忧虑,表现出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和对动荡时代的无奈。

诗歌鉴赏:

贯休的《题某公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一个理想中的居所。诗的前两句开篇引入,描绘出宅子宏伟的景象,吸引了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通过“始笑平生眼力悭”,诗人自谦,表明自己对美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不足。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巧妙结合,水湾与山坡相互映衬,渲染出一种美的和谐,给予人以宁静之感。

然而,诗的后两句却转而描绘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状:“只恐中原方鼎沸,天心未遣主人闲。”诗人通过对中原战乱的提及,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暗示着即使拥有如此美好的居所,也难以逃避外界的纷扰,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悲凉。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宅成天下借图看:这句描绘出宅子建成后吸引众多人的目光,体现了宅子的独特魅力。
  • 始笑平生眼力悭:诗人自嘲,表明自己对美的理解能力不足,增添了谦逊的气质。
  • 地占百湾多是水:强调这片土地的水系丰富,景色秀美。
  • 楼无一面不当山:描绘出宅子四面环山的壮丽景象。
  • 荷深似入苕溪路:生动地描绘了荷花盛开的景象,创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石怪疑行雁荡间:奇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神秘感。
  • 只恐中原方鼎沸:点明时代背景,暗示中原战乱,形成鲜明对比。
  • 天心未遣主人闲:表达出对安宁生活的渴望,体现出无奈与悲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荷深似入苕溪路”,将荷花与苕溪相提并论,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如“地占百湾多是水,楼无一面不当山”,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反思,表现出一种对安宁生活的渴望与对外部动乱的无奈,深刻反映了作者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理想生活的归宿。
  • 水、山:自然元素,代表宁静与和谐。
  • 荷花:象征着美好与纯洁。
  • 石怪:代表自然的奇妙与不可思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中原方鼎沸”指的是什么?

    • A. 生活安宁的地方
    • B. 战乱的状态
    • C. 自然景观
    • D. 友好的交往
  2. “荷深似入苕溪路”中的“苕溪”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四川
    • B. 浙江
    • C. 安徽
    • D. 山西
  3. 诗人对自己“平生眼力悭”的看法是?

    • A. 自夸
    • B. 自谦
    • C. 没有特定含义
    • D. 忧虑未来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对比贯休的《题某公宅》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山水景象,但贯休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社会动荡的忧虑,而王维则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修养。这种对比展现了不同诗人在相似题材下的不同思考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