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 其六
作者:贯休
岛香思贾岛,江碧忆清江。
囊橐谁相似,馋慵世少双。
鼍惊入窟月,烧到系船桩。
谩有归乡梦,前头是楚邦。
白话文翻译:
在秋末的匡山,我在船上行驶,心中思念着贾岛的香气,江水碧绿让我忆起清江。我的口袋里有谁能与我相似呢?我对世间的贪欲感到懒惰,似乎少有双全的机会。夜晚,鼍声惊动了月光,火焰烧到了系船的桩子。虽然我常常做着归乡的梦,但前方依然是楚地。
注释:
-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
- 囊橐:口袋,通常指装钱财的袋子。
- 馋慵:贪欲和懒惰。
- 鼍:一种大型蛙类,常在夜晚发出声音。
- 楚邦:指楚地,古代的一个国家,今湖北一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唐代诗人,字少穆,号闻韶,生于公元834年,卒于公元912年。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写山水田园诗,作品多见于《全唐诗》中。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末,诗人乘船游览匡山,心中思绪万千,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生活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游子的孤独与惆怅。
诗歌鉴赏:
贯休的《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 其六》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在秋末时节游山玩水时的复杂心情。诗中首先通过“岛香思贾岛,江碧忆清江”两句,表达了对贾岛的怀念以及对清江的思念之情,借助自然景物来引发内心的感受。接着,诗人通过“囊橐谁相似,馋慵世少双”将自己的孤独感与对物欲的厌倦表现得淋漓尽致,突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逃避。后面的“鼍惊入窟月,烧到系船桩”则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突如其来的惊扰,暗示了生活中的不安与无常。最后一句“谩有归乡梦,前头是楚邦”将全诗推向高潮,虽然心中有归乡的梦,但现实却依然让人无奈,表现出一种游子的无奈与惆怅。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贯休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岛香思贾岛:诗人通过“岛香”引发对贾岛的思念,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江碧忆清江:江水碧绿,勾起对清江的记忆,象征着对过去的怀念。
- 囊橐谁相似:口袋里无金银财宝,暗示诗人对物质的淡泊与对生活的反思。
- 馋慵世少双:对世俗的贪婪与懒惰,反映了诗人的无奈与逃避。
- 鼍惊入窟月:鼍声打破了宁静,象征生活中的干扰与不安。
- 烧到系船桩:火焰烧到系船的桩子,暗示生活中不可预见的危险。
- 谩有归乡梦:虽然有归乡的念头,却被现实阻隔。
- 前头是楚邦:现实中前方是楚地,象征着遥不可及的归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的心情与自然现象相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鼍声惊动了月光,使自然景物更具生动感。
- 对仗:诗中上下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展现了一种游子的惆怅与孤独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物质生活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岛香: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江碧:代表了清澈与宁静,构成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鼍声:象征着生活中的干扰与无常。
- 归乡梦:代表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囊橐”指的是什么? A. 鱼网
B. 口袋
C. 船桩
D. 山川 -
诗中提到的“鼍”是什么动物? A. 蛙
B. 龟
C. 鱼
D. 鸟 -
诗人对现实的态度是? A. 满意
B. 无奈
C. 逃避
D. 愤怒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主题:思念亲人,情感深沉。
- 解析:夜晚的月色与思念交织,表现出游子的孤独感与对家的渴望。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主题:离别与希望。
- 解析:清晨的出发与对未来的憧憬,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全唐诗》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