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赠黄介子先生》

时间: 2025-01-01 09:49:31

自古文章厄数奇,惜公磨砺度年时。

淩云枉自誇三赋,避世何堪发五噫。

绕陌昏烟人去远,隔山皓月梦来迟。

秋期海上鲸鱼至,更觅长竿理钓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古文章厄数奇,
惜公磨砺度年时。
淩云枉自誇三赋,
避世何堪发五噫。
绕陌昏烟人去远,
隔山皓月梦来迟。
秋期海上鲸鱼至,
更觅长竿理钓丝。

白话文翻译:

自古以来,文章创作经历过许多波折,惋惜您辛苦耕耘了许多年。高歌猛进,自以为能写出三篇骄人的文章,然而躲避世俗又何忍把心声发出?在空荡的乡间,雾气弥漫,人们渐行渐远;隔着山峦,皎洁的月光照耀,梦境却来得迟缓。秋天到了,海上的鲸鱼也将到来,何不再去寻找那长竿,理顺钓丝呢?

注释:

  • 厄数奇:经历坎坷的奇特经历。
  • 磨砺:指刻苦练习与锤炼。
  • 淩云:形容高超的才华。
  • 五噫:古人用“噫”表示叹息,五噫即感叹之声。
  • 绕陌昏烟:指在乡间小路上,薄雾缭绕,景象朦胧。
  • 皓月:形容明亮的月光。
  • 秋期:秋天的时节。
  • 鲸鱼:巨大的海洋生物,常用作季节变化的象征。
  • 长竿理钓丝:指准备钓鱼,寓意着对生活的追求与期待。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具体典故,而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尤其是对创作艰辛与世俗疏离的感慨。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吴芳植(约1570年-约1640年),明代诗人,字子华,号静庵,晚号蕉林书屋,生于浙江,擅长诗词,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为主。
  • 创作背景:创作于明末,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借诗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对创作的执着以及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

《赋赠黄介子先生》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诗作,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人生和创作的深刻思考。开篇即点出文章的艰难历程,表达了对黄介子辛勤耕耘的惋惜。诗中提到的“淩云”与“三赋”,体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自信与追求,但紧接着的“避世何堪发五噫”又透露出一丝淡淡的无奈与不甘,表现出对于人世纷扰的逃避。

接下来的描绘带给人一种孤寂的意境,昏烟、月亮、梦境交织,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的氛围。尤其是“隔山皓月梦来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心境的疏离。最后以“秋期海上鲸鱼至”作结,既是对季节的写照,也暗示着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整首诗在情感上丰富细腻,既有对过往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充满了哲理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自古文章厄数奇:自古以来,写文章的人经历的艰难与奇特的经历。
    2. 惜公磨砺度年时:惋惜您为了写作而付出的辛苦与时间。
    3. 淩云枉自誇三赋:自以为能写出三篇精彩的文章。
    4. 避世何堪发五噫:但在避世的情况下,怎能倾诉心声?
    5. 绕陌昏烟人去远:在乡间小路上,薄雾弥漫,人们渐行渐远。
    6. 隔山皓月梦来迟:隔着山峦,明亮的月光照耀,梦境却来得迟缓。
    7. 秋期海上鲸鱼至:秋天到了,海上的鲸鱼也将到来。
    8. 更觅长竿理钓丝:何不再去寻找长竿,理顺钓丝,继续追求生活?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写作比作艰难跋涉,展现创作的困境。
    • 拟人:赋予自然景象以人的情感,如“梦来迟”。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意象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创作艰辛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友谊和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在困境中继续追求理想的决心。

意象分析:

  • 昏烟:象征着迷茫与孤独的心境。
  • 皓月:代表着宁静与希望,是对未来美好的向往。
  • 鲸鱼:寓意着生命的力量与自然的浩大,也象征着丰收的季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淩云”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高超的才华
    B. 迷茫的心境
    C. 秋天的景象

  2. “避世何堪发五噫”中的“五噫”表示什么? A. 欢乐
    B. 感叹
    C. 希望

  3. 诗人对黄介子的态度是? A. 嘲讽
    B. 赞美与惋惜
    C. 冷漠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与吴芳植:李白的豪放与吴芳植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后者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而前者则更倾向于展现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吴芳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明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