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高》
时间: 2024-12-31 12:17: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巫山高,犹可陟。江之永,限南国。我欲西游,谁为泛舟?我陆无舆,我行安休?翩翩悠悠。郁郁阳台,霭霭朝云。有所思,思美人。美人不可见,猿狖今为群。猿狖隐尔形,鸣声还独闻。黯山谷,惨晨昏。泫予泪,盈衣巾。嗟彼嗷嗷愁杀人。
白话文翻译:
巫山高耸入云,依然可以攀登;长江浩浩荡荡,限制了南国的边界。我想要向西方旅行,谁来为我划船呢?我没有车马,行走在陆地上又能怎样休息呢?心情飘荡,像那轻盈的云朵。阳台郁郁葱葱,朝霞雾霭朦胧。我心中有所思念,思念那位美人。可是美人无影无踪,只有猿猴在山间成群。猿猴藏匿于树丛,只有它们的叫声依稀可闻。山谷黯淡,晨昏交替。泪水潸然,浸湿了衣巾。唉,那无尽的哀愁真是让人心碎。
注释:
字词注释:
- 巫山:指的是巫山,位于今重庆,山高而美。
- 犹可陟:仍然可以攀登。
- 江之永:长江源远流长。
- 泛舟:划船游玩。
- 陆无舆:在陆地上没有车马。
- 翩翩悠悠:形容心情轻盈飘荡。
- 郁郁阳台:阳台上的植物茂盛。
- 猿狖:猿猴。
- 泫予泪:泪水流下的样子。
典故解析:
- 巫山:与《楚辞·离骚》中的“巫山云雨”典故相关,象征着美丽的爱情和相思之苦。
- 阳台:象征着思念的寄托,常用于表达对理想与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颀,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独特的抒情方式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巫山高》创作于明代,正值诗人面临人生的困惑与情感的纠葛之际。诗中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与对美人长久思念的心情。
诗歌鉴赏:
《巫山高》是一首表现思念和情感的古诗,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与不安。开篇以“巫山高”引入,既描绘了壮丽的山川,又暗示了其内心的渴望与追求。接下来的“江之永,限南国”则展现了长江的浩瀚,象征着他对远方的向往。
“我欲西游,谁为泛舟”一句,表达出诗人渴望旅行的冲动与内心的无奈,暗示着他在感情上的孤立无援。接着,诗人描绘了阳台的美丽和朝云的轻盈,形成了诗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随着诗篇的深入,情感愈加浓烈,尤其是“美人不可见,猿狖今为群”,表现出对美人深切的思念,甚至转向自然中的猿猴,这种情感的转化显示了诗人的失落与伤感。最后,诗人以“泫予泪,盈衣巾”结束,表达了无尽的哀愁与思念,情感的深邃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巫山高,犹可陟:巫山之高,依然可以攀登,暗示着追求理想的希望。
- 江之永,限南国:长江流淌不息,限制了南国的边界,表现出对故土的眷恋。
- 我欲西游,谁为泛舟:表达了对旅行的渴望与困惑。
- 我陆无舆,我行安休:没有交通工具,行走在陆地上感到无助。
- 翩翩悠悠:轻盈飘荡的心情,象征着诗人的心灵状态。
- 有所思,思美人:明确思念的对象,美人。
- 美人不可见,猿狖今为群:美人遥不可及,只有猿猴作伴,表现孤独感。
- 猿狖隐尔形,鸣声还独闻:猿猴虽隐身,但叫声却清晰,象征着思念的声音。
- 黯山谷,惨晨昏:山谷黯淡,晨昏交替,营造出忧伤的氛围。
- 泫予泪,盈衣巾:泪水潸然,湿透了衣巾,直白地表达悲伤。
- 嗟彼嗷嗷愁杀人:感叹无尽的愁苦,令人心痛。
修辞手法:
- 比喻:巫山象征理想,长江象征时间的流逝。
- 拟人:猿猴的鸣叫似乎在诉说人类的愁苦。
- 对仗:如“翩翩悠悠”和“郁郁阳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思念与孤独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美好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情感上的无奈与悲伤,形成了一幅深情而又忧伤的画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巫山:象征理想与美好。
- 江:象征时间与空间的流动。
- 美人:象征爱情与思念。
- 猿狖:象征孤独与哀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巫山高,犹可陟”中的“高”指的是哪种情感?
- A) 希望
- B) 失落
- C) 愉悦
-
诗中提到的“美人”象征着什么?
- A) 理想
- B) 友谊
- C) 爱情
-
“泫予泪,盈衣巾”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悲伤
- C) 愤怒
答案:
- A) 希望
- C) 爱情
- B) 悲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诗词对比:
- 《庐山谣》与《巫山高》在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自然表达内心情感。
- 《江城子·密州出猎》则更侧重于英雄豪情,与《巫山高》的细腻柔情形成对比,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