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芳树,曷以花自贼?树何贵?贵有质桂之香靡嘉实。桃以妍,根则蚀。柳以枝攀,桑以叶摘。俱不如松与柏,挺孤直。物性固不同,芳菲谅何益。
白话文翻译
芳树,为什么要用花来偷取自己?树木有什么珍贵?珍贵的是那些有桂香却没有优美果实的树。桃树虽然美丽,但根却腐蚀;柳树的枝条可以攀爬,桑树的叶子可以采摘。但这些都不如松树和柏树,挺拔而直立。万物的性情本就不同,花草的芳香又有什么真正的益处呢?
注释
- 芳树:香气扑鼻的树木,象征美好。
- 自贼:自我损害,自我偷取。
- 质桂:指桂树,桂树以其香气而著称。
- 靡嘉实:没有美好的果实。
- 妍:美丽。
- 蚀:腐蚀、侵蚀。
- 攀:攀爬。
- 俱:都、全部。
- 挺孤直:形容松树和柏树高大挺拔,直立而孤独。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桂”、“桃”、“柳”、“桑”、“松”、“柏”均为古代常见的植物,代表着不同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诗中以“松与柏”为象,寓意坚韧、独立的品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罗颀,明代诗人,以清丽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探讨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背景是社会风气趋向于追求表面美丽和享乐,诗人通过对植物的描写,借以表达对真实价值的思考。
诗歌鉴赏
《芳树》通过对不同树木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美与价值的深刻理解。在一开始,诗人便以“芳树”为引子,质疑其表面之美是否真实而有价值。接着,诗中列举了桃、柳、桑等常见植物,虽然它们各有美丽或实用之处,但最终都不及松柏的坚韧和挺拔。松柏象征着一种高洁的品格,代表着诗人对于内在品质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在字句上运用对比手法,形成鲜明的“外表美”与“内在美”的对比。通过对树木的细致观察,诗人揭示出生命的真谛:真正的美并非来自外表,而是来自内心的坚韧与品质。最后一句“芳菲谅何益”,更是对当今社会浮华风气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于真实价值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质疑芳树的价值,暗示花的美丽或许是表面的。
- 第二联通过对桃、柳、桑的描述,指出它们虽然有特点,但却各自存在缺陷。
- 第三联强调松柏的高洁与独立,象征真实的价值。
- 最后总结,强调物性各异,芳香的花草并不一定有益。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树木比作人,反映出人生态度。
- 对仗:使用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探讨表面与内在的价值,倡导内在的坚韧与真实。
意象分析
- 芳树:象征表面美丽,暗示虚华。
- 松与柏:象征坚韧和独立,代表内在价值。
- 桃、柳、桑:各具特点,但却有缺陷,反映现实中的人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芳树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内在的品质
B. 表面的美丽
C. 自然的和谐
D. 生命的脆弱 -
诗中提到的“松与柏”代表什么? A. 外表的华丽
B. 内心的坚韧
C. 浪漫的情感
D. 短暂的美好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探讨战乱之下的美好与生命的坚韧。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自然之美,反映内心宁静。
诗词对比:
对比李白与杜甫的作品,李白更注重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关注社会现实的剖析,两者在风格上具有鲜明的对立,均能引发对人性与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罗颀研究》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