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闲居七首 其三
陆游
厨给胡麻粒,山供鹿脯盘。
扫门迟客至,入郭借书看。
种竹添风韵,留松老岁寒。
一生无别事,鸡犬恋刘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在山林间的生活情景。厨房里有胡麻粒,山上则供奉着鹿肉。由于打扫门口耽搁了时间,客人迟到了,进村后借书来看。种竹子为生活增添了风雅,松树则在寒冬中依然挺立。诗人一生没有别的事情可做,像刘安那样,鸡犬相伴,悠然自得。
注释:
字词注释:
- 胡麻粒:胡麻是指芝麻,粒指小颗粒。这里指代的是用芝麻做的食物。
- 鹿脯:指腌制或风干的鹿肉,山中提供美味的食物。
- 扫门:打扫门口,表示迎接客人的准备。
- 入郭:进城或进村,郭原意为城墙,这里用作村落的意象。
- 借书看:借书来读,显示了诗人享受闲暇阅读的生活。
- 添风韵:增添风雅和韵味。
- 留松:留着松树,象征长青和坚持。
- 刘安:指刘安,汉朝的隐士,被称为“鸡犬相闻”。
典故解析:
刘安是汉朝的一个隐士,生活简朴,与鸡犬为伴,象征着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他的生活方式成为后世文人向往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战争,曾为国家战斗,后期因政治原因退隐,创作了大量抒发个人情感和爱国情怀的诗作。陆游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寄情,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闲居七首》是陆游晚年时创作的一组诗,表达了他对闲暇生活的向往以及内心的宁静。在经历了战乱和政治斗争后,他选择隐居,享受自然,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朴素的日常景象展现了诗人对闲居生活的热爱。诗中提到的“胡麻粒”和“鹿脯”饱含了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而“扫门迟客至”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节奏的从容态度。诗人在这份闲适中,寻求精神的寄托,借助“借书看”来丰富内心世界,显示了他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求。
此外,诗中“种竹添风韵”与“留松老岁寒”的描写,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竹子和松树象征着坚韧与生生不息,反映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哲思与对生命的热爱。最后一句“一生无别事,鸡犬恋刘安”则将诗人的心理状态推向高潮,表现了对隐居生活的满足,表达了对刘安那种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与羡慕。
整首诗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入手,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从容,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和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厨给胡麻粒:描绘了厨房里的简单食材,暗示了乡村生活的朴实。
- 山供鹿脯盘:山中食物丰富,鹿肉的美味体现了自然的馈赠。
- 扫门迟客至:打扫门口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待朋友的热情。
- 入郭借书看:朋友来访,一起阅读,传达了诗人对文化生活的享受。
- 种竹添风韵:种植竹子增添了生活的雅趣,显示了诗人的修身养性。
- 留松老岁寒:松树的存在象征着不屈的精神和长久的陪伴。
- 一生无别事:诗人表达了自己宁静的生活态度。
- 鸡犬恋刘安:以刘安的生活为例,展现了诗人向往的隐士生活。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和第二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竹、松、胡麻、鹿脯等意象都蕴含了自然的美与诗人的情感。
- 比喻:通过鸡犬与隐士的比喻,表现出一种简单而幸福的人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闲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文化的热爱,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胡麻粒:象征简单、朴素的生活。
- 鹿脯:代表自然的馈赠与美味。
- 竹:象征高洁与风雅。
- 松:象征坚韧与长青。
- 鸡犬:象征平凡与亲切,隐喻理想生活的简单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胡麻粒”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蔬菜
- B. 芝麻
- C. 水果
-
“入郭借书看”中的“郭”指的是什么?
- A. 乡村
- B. 城墙
- C. 山
-
诗人所向往的生活是?
- A. 复杂的政治生活
- B. 简单的隐士生活
- C. 繁忙的商业生活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山中与幽人对酌》 李白
- 《清明》 杜甫
诗词对比:
-
陆游的《闲居七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
- 两者都描绘了隐居生活与自然的和谐,但陆游更注重日常生活的细节,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静谧与哲思。
-
陆游的《闲居七首》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陶渊明的作品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强调与世隔绝的宁静,而陆游则在现实中寻找闲适,体现了不同的生活哲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入门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