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甫春日金陵登台》

时间: 2025-01-01 17:40:50

钟山漠漠水洄洄,西有陵云百尺台。

万物已随和气动,一樽聊与故人来。

天边幽鸟鸣相和,地上晴烟扫不开。

愁眼看春长恐尽,直须去取六龙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和甫春日金陵登台
王安石

钟山漠漠水洄洄,
西有陵云百尺台。
万物已随和气动,
一樽聊与故人来。
天边幽鸟鸣相和,
地上晴烟扫不开。
愁眼看春长恐尽,
直须去取六龙回。


白话文翻译:

钟山的水涓涓流淌,
西边有高耸的陵云百尺的台。
万物已随和煦春风而苏醒,
我只想与故人共饮一杯。
天边幽鸟在鸣叫回应,
地上晴烟弥漫无法驱散。
愁苦的眼神看着春天,深怕它会尽去,
我必须去取六龙驾回。


注释:

字词注释:

  • 钟山:位于南京,是著名的山脉。
  • 漠漠:形容水面宽广而平静。
  • 洄洄:水流环绕的样子。
  • 陵云:指高耸的云,寓意高大的台。
  • 和气:春天的暖意。
  • :酒杯。
  • 幽鸟:指鸟声清幽。
  • 晴烟:阳光照射下的烟雾。
  • 愁眼:忧愁的眼神。
  • 六龙:传说中能够驾驭的神龙,象征着希望和未来。

典故解析:

“六龙”可以追溯到古籍《山海经》,是古代神话中的生物,象征着阳光和春天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人物,主张政治改革和经济发展。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日,诗人登上金陵的高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与故人相聚的愉悦。诗中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春天的珍惜。开篇以“钟山漠漠水洄洄”引入,画面宁静而开阔,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接着,诗人通过“万物已随和气动”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展现了自然界的复苏。

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诗人流露出对友人的珍视与对欢聚时光的渴望,强调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暖。接下来的“天边幽鸟鸣相和,地上晴烟扫不开”,则进一步强化了春日的美好氛围,鸟鸣与烟雾交织,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浪漫与柔情。

最后几句“愁眼看春长恐尽,直须去取六龙回”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担忧春天的短暂,渴望能将春天的美好留住。整首诗中,既有对春天生机的赞美,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情感深沉而细腻,表现了对生命、友情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钟山漠漠水洄洄:描绘了钟山壮阔的水面,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2. 西有陵云百尺台:西边的高台高耸入云,象征着人类的伟大追求。
  3. 万物已随和气动:春风带来万物复苏的气象,表现了自然的生机。
  4. 一樽聊与故人来:借酒与朋友共度时光,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5. 天边幽鸟鸣相和:鸟鸣相和,增添了春日的生动气息。
  6. 地上晴烟扫不开:晴天的烟雾弥漫,象征着春日的温暖与惬意。
  7. 愁眼看春长恐尽:愁苦的眼神中流露出对春天短暂的担忧。
  8. 直须去取六龙回:表达了希望能将春天的美好留住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六龙”比作春天的希望,具有象征意义。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多有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与对友谊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王安石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钟山:象征着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2. 和气:象征着春天的温暖和生机。
  3. :象征着人际交往的情感纽带。
  4. 幽鸟: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5. 六龙:象征着希望与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钟山”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京
    b) 南京
    c) 西安

  2. “六龙”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友谊
    b) 春天的希望
    c) 财富

  3.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期待与珍惜
    b) 冷漠无情
    c) 忧愁无奈

答案:

  1. b) 南京
  2. b) 春天的希望
  3. a) 期待与珍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1. 王安石《次韵和甫春日金陵登台》:描绘春天的生机与人与自然的和谐。
  2. 杜甫《春望》:表达对国家动乱时春天的感慨,情感更加沉重。

粗略解读:

王安石的作品侧重于欢愉与友情的珍惜,而杜甫则在春天的生机中混杂着对于国家的忧虑,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